6月18日,全球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合作组织(GTI)国际产业大会盛大举行。此次大会汇聚了众多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信息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会上,GTI主席高同庆关于6G发展的观点引发广泛关注,为6G时代的到来勾勒出清晰轮廓。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高同庆指出,6G发展逻辑与4G、5G大不相同,将升级为绝对的场景需求导向。随着科技飞速发展,消费机器人、智能终端、网联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正蓬勃兴起,这些领域将成为推动6G移动智能创新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当前,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无人机、智能家电等移动终端加速应用,对移动通信网络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人形机器人为例,部分产品在与人类进行流畅互动时仍存在时延问题,这不仅影响了用户体验,也限制了人形机器人在更多场景中的应用。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推理需求激增,进一步促进了移动智能融合发展。在此背景下,移动通信正从5G - A向6G迈进,智能时代的网络、算力等基础设施能力必须与时俱进,以满足不断涌现的新需求。
信息基础设施作为关键底座,在产业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带动上游产业转型升级,还能赋能下游低空应用拓展,是贯通全产业链的关键“枢纽”。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在会上表示,中国移动聚焦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积极探索5G产业产品创新和应用场景,并前瞻性地布局6G应用等产业生态,旨在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赋能经济社会数智化转型。
在低空经济领域,中国移动已取得显著成果。为推动低空经济迈向规模化商用,中国移动构建了低空数字基础设施,并成功打造超过50个行业标杆。相关技术人员介绍,在低空网络方面,中国移动已在部分城市建成了兼顾低空和地面通信的4.9GHz一网多用网络。这一创新举措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网络利用效率。展望2025年,中国移动将在6 + 4个重点城市持续扩大规模化试点。这些低空网络的建设,将为外卖配送、物流载货、安防巡检、城市管理、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应急救援等创新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以外卖配送为例,借助低空网络,无人机可以实现更高效、更精准的配送服务,大大缩短配送时间,提升用户体验。在物流载货方面,低空网络能够实现对货物的实时监控和调度,提高物流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安防巡检领域,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通过低空网络实时传输数据,可实现对重点区域的全方位、无死角巡检,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在城市管理方面,低空网络可助力城市管理部门实现对城市环境的实时监测和管理,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对于eVTOL和应急救援等业务,低空网络更是提供了可靠的通信保障,确保飞行安全和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随着6G时代的临近,信息通信技术将迎来新的变革。在场景需求导向下,消费机器人、智能终端等领域将不断创新发展,而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将为这些领域的创新提供坚实支撑。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6G技术将加速落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