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新研究:“古代水坝工程与人类文明发展”研讨会成都举行,良渚水利工程引关注

2025-05-21 08:16:16 来源: 综合人民网
  5月20日,古代水坝工程与人类文明发展专场研讨会在四川成都盛大举行。此次研讨会从全球视野出发,追溯水坝工程的起源与发展脉络,以良

  5月20日,“古代水坝工程与人类文明发展”专场研讨会在四川成都盛大举行。此次研讨会从全球视野出发,追溯水坝工程的起源与发展脉络,以良渚遗址水利工程等各时期典型古代水坝工程为案例,深入交流古代水坝工程在防洪、运输和引水等方面的综合功能及其工艺技术水平,深入探讨水利工程对人类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支撑作用。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重大事件让良渚遗址水利工程备受瞩目。良渚遗址水利工程充分展现了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它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巧妙地平衡了山区与平原、上下游、城内外的复杂关系,构建出一套高低层次分明、工程体系完备的水利工程体系。

  考古发现揭示了良渚遗址水利工程的宏大规模与精妙构造。该工程涵盖外围水利系统和古城水系两部分,影响范围超过100平方公里。外围水利系统由上下游堤坝群组成,上游坝分为东西两组,共6条水坝;下游坝组包含4条水坝,并与栲栳山和南山以及山前长堤相连。11条堤坝的土方量约288万立方米,与周边山体共同围合成三座水库,总库容约4600万立方米。上游两座水库巧妙地以基岩隘口作为溢洪道,确保了泄洪安全。令人惊叹的是,历经漫长岁月,外围水利系统至今保存较为完整,部分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古城水系则由内外城河、“井”字形主干河道及网状支河构成,通过8座水城门,古城内外河道得以连接,并与外部更大水域相通。申遗成功后,专项调查又有新发现,在原11条水坝之外,又找到20余条新的水坝,以及与水利系统相关的4条南北向土垄,进一步还原了良渚遗址水利工程的完整面貌。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作为良渚古城遗址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要素,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其为“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堤坝系统之一,改写了中国和世界的水利发展史。”这一评价充分肯定了良渚遗址水利工程在世界水利史上的重要地位。

  与会专家在世界遗产价值共识的基础上,对良渚遗址水利工程达成了四项重要共识。其一,良渚遗址水利工程包含目前早期文明考古发现中规模最大、工程数量最多的堤坝工程群,彰显了其宏大的工程规模。其二,它是目前早期文明考古发现中工程体系最为复杂、分布范围最广泛的水利工程,体现了古人高超的工程规划与设计能力。其三,作为目前早期文明考古发现中类型最丰富、水利功能效益最全面的水利工程,它集防洪、运输、引水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为当时的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其四,它是早期文明考古发现中集成工程技术最多的水利工程,凝聚了古人的智慧结晶。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宁远表示:“良渚遗址水利工程的发现,不仅为研究早期水管理和早期国家的产生提供了重要样本,也为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这一观点深刻指出了良渚遗址水利工程在学术研究领域的重大意义。

  此次研讨会的举办,为全球水利考古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通过对良渚遗址水利工程等古代水坝工程的深入探讨,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水利工程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作用。未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会有更多关于古代水坝工程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奥秘被揭开,为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新的智慧与力量。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46572.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淘宝店铺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媒体信息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4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