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不动产统一登记实施以来,我国在解决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房屋达2000多万套,为众多群众解决了困扰已久的房产难题,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特别是2024年以来,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工作更是驶入快车道。全国共化解长期积压的各类跨部门“硬骨头”问题房屋340多万套,这一数据背后,是无数家庭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的梦想得以实现。这些“硬骨头”问题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环节,情况复杂、解决难度大,但各地各部门协同作战、攻坚克难,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推动问题化解,让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经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大量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其带来的积极影响广泛而深远。累计惠及5000多万群众,这意味着众多家庭摆脱了房产“无证”的困扰,房屋的财产权益得到了法律的有力保障。在房产交易、继承、抵押等方面,群众不再因房产证件问题而四处奔波、焦头烂额,生活更加安心、便捷。
在优化不动产交易流程、降低交易成本方面,一系列创新举措成效斐然。近2100个区县累计办理“带押过户”业务50.7万笔,涉及卖方抵押金额6400多亿元。“带押过户”政策的推行,打破了传统房产交易中“先还贷、再过户”的模式,避免了卖方为还清贷款而四处筹集资金的难题,有效降低了企业和群众的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让房产交易更加顺畅、高效。
新建商品房项目“交房即交证”改革的实施,更是为购房群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2200多个县市开展此项改革,覆盖9万多个项目的800万多套房屋,1800多万群众在领到新房钥匙的同时就领到了不动产权证书。这一改革举措不仅节省了群众的时间和精力,还避免了因交房与交证不同步而产生的各种纠纷和风险,让群众能够更加安心地入住新房,享受居住的喜悦。
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的化解工作,不仅是对过去问题的妥善解决,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有力保障。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强化政策供给,持续指导各地因地制宜用好政策。这意味着将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问题特点,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政策措施,确保政策能够真正落地生根、发挥作用。同时,健全完善日常化解和防范新增问题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的产生,避免“旧账未清、又添新账”。
不动产统一登记实施以来在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上取得的显著成效,是我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未来,随着相关工作的持续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不动产领域将更加规范、有序,人民群众的房产权益将得到更加全面、有效的保障,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