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聚焦质量与品牌主题的辩论赛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新校区内火热上演。此次辩论赛作为“中国质量万里行高校行”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吸引了众多师生的目光,正反双方大学生辩手围绕“品牌价值提升的核心驱动力,究竟是质量科技,还是人文智慧?”这一极具深度与现实意义的话题展开激烈交锋,现场思想火花四溅,气氛热烈非凡。
辩论伊始,正反双方辩手便迅速进入状态,各抒己见。正方辩手坚定地认为,科技创新是质量品牌的“硬骨骼”,是推动品牌价值提升的核心驱动力。他们指出,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质量科技为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升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与效率保障。以智能手机行业为例,芯片技术的不断革新、屏幕显示技术的突破以及影像系统的升级,都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从而增强了品牌的竞争力。科技的进步使得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高质量产品,这是品牌立足市场的根本。
反方辩手则针锋相对,强调人文智慧是质量品牌的“软灵魂”,才是品牌价值提升的关键所在。他们举例,像一些百年老字号品牌,其品牌价值的延续和提升并非仅仅依靠先进的技术,更多的是源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品牌故事以及消费者对其的情感认同。人文智慧赋予了品牌独特的个性和魅力,让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同时,能够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共鸣。这种情感连接是品牌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科技难以替代的。
随着辩论的深入,双方辩手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他们深刻认识到,科技与人文并非相互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科技为质量提升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与效率保障,是品牌发展的硬实力;人文为品牌建设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核与情感价值,是品牌发展的软实力。二者就像车之双轮、鸟之两翼,协同共生才能推动品牌价值全面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相关领导在活动现场表示,质量是品牌的生命线,品牌是质量的放大器。学校一直高度重视质量管理与品牌建设,积极响应国家《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的号召,依托学校的信息科技特色,大力培育质量管理工程专业人才,以回应国家和首都对质量人才的迫切需求。他对质量管理专业的同学们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夯实专业基础,扎实掌握质量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是培养创新思维,勇于探索质量管理与品牌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三是弘扬工匠精神,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追求卓越品质。他鼓励同学们成为质量与品牌的“桥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为我国质量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辩论赛的主办方表示,“中国质量万里行高校行”活动通过组织质量主题辩论赛、质造密码大挑战、开展校园质量宣传、开设质量公开课、搭建校企交流台等多种形式,旨在帮助青年学子树立“质量即生命、诚信即尊严”的价值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与精益求精的工匠品格。这一系列活动为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储备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尝试,为我国质量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场辩论赛不仅是一场智慧的较量,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它让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学子们深刻认识到质量与品牌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们对质量管理与品牌建设的热情与思考,也为我国质量强国建设培养了一批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