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意见征集:为汽车安全“把好门”

2025-05-10 08:15:22 来源: 综合人民网
  5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发布一则重要消息,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这一举措

  5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发布一则重要消息,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这一举措,犹如在汽车安全领域投下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引发行业与社会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汽车行业正经历着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深刻变革,隐藏式车门把手凭借其美观时尚、科技感十足的特点,迅速在汽车市场中走红,被众多车企广泛应用。然而,在市场繁荣的背后,车门把手产品却隐藏着诸多安全隐患。

  当前,市场上的车门把手产品工作原理和形式日益多样化,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系列问题逐渐暴露。强度不足成为一大隐患,在遭遇碰撞等事故时,车门把手可能因无法承受外力而损坏,影响车门的正常开启。控制逻辑潜在安全风险也不容忽视,部分电动式车门把手的控制逻辑存在漏洞,可能导致在紧急情况下无法按预期工作。识别操作难的问题尤为突出,一些隐藏式车门把手隐蔽且无标志,在紧急时刻,乘客和救援人员难以迅速找到并操作。此外,断电失效、夹手等问题,更是给逃生和救援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以碰撞、起火等事故为例,断电现象可能导致电动式外门把手和电动式车门内把手失效,大大增加了救援及逃生的难度。而车门把手无明显、统一标志,又进一步加剧了紧急情况下的操作混乱。这些问题不仅威胁着乘客的生命安全,也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解决这些问题,《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从多个关键角度提出了具体要求。从救援逃生层面出发,强化汽车车门外把手在碰撞、车辆起火等事故场景的安全逻辑。增加机械或者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要求,确保在断电、碰撞等极端事故中,车门系统仍能正常开启,为救援及逃生活动提供保障。同时,针对翻滚、坠落事故,要求能够防止门把手误作用,降低乘员跌落风险。对于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和应急式车门内把手,规范其易于识别的安全标志,保证标志可见性,降低乘员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难度。此外,还对车门把手的结构强度提出要求,防止事故发生后门锁操纵机构功能丧失。

  该标准还详细规定了汽车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安装要求、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和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标志要求、电动式车门外把手的防夹要求与试验方法等内容,适用范围涵盖M1类、N1类汽车和多用途货车的车门把手,其他车辆车门把手参照执行。值得一提的是,国外暂无与之相关的标准,国内此前虽有相关标准对门把手的耐久、强度等方面进行技术要求,但随着电动式、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应用,暂无标准对其布置、标志、安全功能、结构强度进行明确规范。

  此次标准起草单位汇聚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权威机构和企业。它们的参与,为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专业保障。

  此次意见征集,是汽车安全标准完善的重要一步。期待通过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制定出科学、合理、完善的标准,为汽车车门把手安全筑牢防线,让每一辆汽车都能真正成为乘客安全的“守护者”。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46476.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淘宝店铺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媒体信息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4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