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至9日,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在成都盛大举行。此次活动犹如一座桥梁,连接起产业转移的各方力量,为四川乃至全国的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
做好产业转移工作,关键要在“精准”和“有序”上下足功夫。精准,意味着要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与地区优势,避免盲目转移和重复建设;有序,则要求遵循市场规律,确保产业转移平稳、高效推进。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这只“无形之手”的作用,同时持续完善政策举措这一“有形之手”的引导,为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坚实支撑。
加强政策引导是产业转移工作的重要一环。单忠德指出,要切实落实好制造业有序转移指导意见,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供有力支持。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和较低的成本优势,通过承接特色优势产业,能够实现产业的有序发展和良性竞争。例如,四川在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通过政策引导,可以吸引更多相关产业项目落地,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
推进深化改革是激发产业转移活力的关键举措。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推动转出地和承接地利益共享,有助于打破地区壁垒,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扎实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能够安心投资、放心发展。良好的营商环境就像肥沃的土壤,能够吸引更多优质产业项目扎根生长。
完善生态建设则为产业转移提供了可持续的发展环境。研究完善促进产业转移政策,建立健全部门密切配合、政企协同联动、各方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能够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协作,避免政策“打架”;政企之间密切互动,及时了解企业需求,解决企业难题;各方广泛参与,汇聚社会各界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产业转移工作取得实效。
扩大开放合作是产业转移的重要趋势。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扩大电信等领域开放试点,彰显了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心。充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等作用,能够加强四川与国内外市场的联系,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支持外资企业参与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协作,不仅可以提升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还能促进技术交流和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据了解,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1场综合活动和5场专题活动。活动围绕人工智能、新型显示和软件产业,新能源产业,航空航天及低空经济产业,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化工新材料及绿色建材产业等四川特色优势产业展开。在活动期间,各地市积极开展推介活动,展示自身的产业优势和发展潜力;组织实地考察,让企业代表深入了解当地的投资环境和项目情况;推动产业协作,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成项目签约,将产业转移的成果落到实处。
此次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的成功举行,为四川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精准有序的产业转移,四川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将为全国产业布局的优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四川的产业发展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我国产业转移工作也将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