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新方案: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5条措施促行业转型

2025-05-09 08:12:13 来源: 综合人民网
  5月7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从优化基金运营模式、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大

  5月7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从优化基金运营模式、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守牢风险底线、强化监管执法、促进高质量发展等六大关键方面,提出了25条具体改革措施。这一重磅举措旨在督促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机构等行业机构从过去“重规模”的发展模式,向“重回报”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为公募基金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清晰方向。

  此次《行动方案》的25条改革措施,犹如一套精准的“组合拳”,全面覆盖了行业机构内部和外部的制度机制。在行业机构内部,改革深入到产品设计、投资运作、市场推广以及绩效考核等核心环节。以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为例,《行动方案》推行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这一创新举措将基金管理费与基金业绩表现紧密挂钩。对于符合一定持有期要求的投资者,依据其持有期间产品的实际业绩表现,适用差异化的管理费率。若业绩明显低于比较基准,基金公司必须少收管理费,这有力地扭转了以往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局面,促使基金公司更加注重投资业绩,真正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同时,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行业考核评价体系成为重要改革方向。新体系将业绩比较基准对比、基金利润率等直接关乎投资者利益的指标引入考核范畴,相应降低产品管理规模排名、基金公司收入利润等指标的考核权重。这一改变将引导基金公司更加关注投资者的实际收益,而非单纯追求规模扩张。此外,提高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经理跟投本公司管理产品的比例和锁定期要求,以及建立健全与基金投资收益挂钩的薪酬管理制度,对于产品中长期业绩差的基金经理,要求其绩效薪酬明显下降。这些措施使基金公司管理层和基金经理与投资者的利益深度绑定,真正实现与投资者“同甘共苦”。

  在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方面,《行动方案》同样进行了优化完善。强化监管评价引导,通过科学合理的监管评价机制,激励行业机构积极向好发展;完善行业薪酬管理,规范行业薪酬秩序,避免过度激励导致的短期行为;降低基金投资成本,减轻投资者负担,提高投资者的实际收益;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近年来,市场各方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业绩波动大、部分产品频繁追逐热点甚至风格漂移等问题关注颇多。这些问题的根源之一在于基金公司及基金经理对业绩比较基准的重视程度不足。针对这一痛点,《行动方案》强化了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并计划尽快出台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指引,同步建立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库。明确业绩比较基准的设定、修改、披露、持续评估及纠偏机制,强化业绩比较基准对比结果的运用。这将督促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严守投资纪律,按照既定的投资策略和目标进行投资,避免盲目跟风和风格漂移,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投资体验。

  此外,《行动方案》还着眼于提升行业服务投资者的能力、提高公募基金权益投资的规模和稳定性,一体推进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市情的行业发展新模式,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推动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见效,形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拐点”。

  可以预见,随着《行动方案》的逐步实施,公募基金行业将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行业机构将更加注重投资者利益,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优质、稳健的投资产品和服务,推动我国公募基金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46464.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淘宝店铺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媒体信息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4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