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此举犹如一颗投入金融领域的“重磅炸弹”,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
上海,作为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国际金融版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此次《行动方案》的出台,着眼于更好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特殊作用,旨在支持各类主体更加安全、便捷、高效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从多个关键维度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举措。
在提高跨境结算效率方面,《行动方案》着重强调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功能和全球网络覆盖。跨境清算公司将与金融机构加强协同联动,形成强大的服务合力,共同提升对“走出去”企业的服务水平。推动更多银行加入CIPS,持续扩大其网络覆盖范围,让人民币在国际金融舞台上的流通更加顺畅。同时,加强CIPS建设,完善系统功能,并积极探索研究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区块链技术以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性,有望为人民币计价的全球贸易、航运及投融资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结算清算服务,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透明度。
优化汇率避险服务也是《行动方案》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汇率波动给企业的跨境经营活动带来了较大风险。通过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汇率避险产品和服务,帮助企业有效管理汇率风险,稳定经营预期,让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挑战。
强化融资服务方面,《行动方案》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为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无论是大型企业的跨境并购,还是中小企业的海外拓展,都能获得更加便捷、高效的融资支持,满足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
加强保险保障能够为企业的跨境业务提供坚实的后盾。在面对自然灾害、政治风险等不可预见因素时,完善的保险保障体系可以降低企业的损失,增强企业“走出去”的信心和底气。
完善综合金融服务则要求金融机构整合资源,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从企业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到日常运营,从贸易结算到资金管理,都能享受到专业、高效的金融服务,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行动方案》提出的18条重点举措,涵盖了跨境金融服务的各个环节,对上海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具有重要意义。它将进一步提升上海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吸引更多的国际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汇聚上海,促进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也将为我国的实体经济“走出去”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持,推动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
展望未来,随着《行动方案》的深入实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必将在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方面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在全球金融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