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监管总局集中发布了10起直播电商领域违法典型案例,涵盖了虚假宣传、销售不符合标准产品、侵犯商标权、违规使用医药用语、商品以假充真等多种违法情形,再次彰显了监管部门整治直播电商乱象的决心。

近年来,直播电商行业发展迅猛,成为推动消费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诸多问题。虚假宣传让消费者难以分辨商品真实情况,购买到与宣传不符的产品;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严重威胁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损害了正规企业的利益,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发布非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使用医药用语,误导消费者做出错误决策;商品以假充真更是对消费者权益的直接侵害。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阻碍了直播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
为应对这些乱象,市场监管总局多管齐下。在立法立规方面,加快推动直播电商领域相关法规的出台,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络交易监管、反不正当竞争和广告监管等多个维度,对规范直播电商作出全面规定,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在监管手段上,不断丰富“工具箱”。建立直播电商平台常态化监管会商协调机制,加强与平台的沟通与协作,共同解决行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对直播电商平台进行行政指导,引导其规范经营行为;加强直播电商领域产品质量抽检,从源头上把控商品质量,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在监管执法方面,市场监管总局持续加大力度。2024年,牵头会同中央网信办等13个部门开展2024网络市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专项行动,针对直播带货中的虚假宣传、违法广告、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共查处包括直播电商在内的各类涉网案件3.6万件,有效净化了网络市场环境。
今年,市场监管部门将采取更为强力的监管举措。加快出台《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平台经营者、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直播营销人员服务机构等各主体的责任,使监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强化直播带货商品溯源管理,从源头把控商品质量,对虚假营销等违法违规行为从严从重打击,形成强大的威慑力。
同时,市场监管总局将持续推动建立健全直播营销主体信息库,强化平台数据报送,及时摸清直播电商相关经营主体的底数,分级分类压实主体责任。进一步扩展网监平台功能模块,深化网络禁限售商品词库、知识产权“白名单”和“召回商品信息”等系统应用,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直播电商监管执法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
直播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市场监管总局的这些举措,旨在为直播电商行业划定清晰的规则边界,引导行业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未来,随着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和监管措施的逐步完善,直播电商行业有望告别乱象丛生的阶段,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直播电商作为新兴业态,其发展需要规范与引导。市场监管总局的这些举措,不仅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有力保护,也是对行业长远发展的负责之举。相信在监管部门的持续努力下,直播电商行业将逐步走向规范、有序的发展轨道,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购物环境,同时也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我们期待着直播电商行业在严格监管下,实现质量提升与规范发展并重,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购物体验,为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