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政部公布了一季度全国财政收支数据,展现出我国经济在复杂环境下稳健复苏的态势,财政支出持续为重点领域提供有力保障。
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189亿元,同比下降1.1%。虽然整体收入略有下降,但降幅比1—2月收窄0.5个百分点,且3月份增长0.2%,实现月度增幅由负转正。这一积极变化反映出我国经济逐步企稳回升,市场活力不断释放。从税收情况来看,主体税种有所回升成为一大亮点。国内增值税增长2.1%,3月份更是增长4.9%,这得益于工业生产稳步恢复、消费市场逐渐回暖等因素。国内消费税增长2.2%,也体现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企业所得税降幅收窄3.6个百分点,表明企业经营状况在逐步改善。个人所得税增长7.1%,反映出居民收入水平的稳定提升。出口退税同比多退925亿元,有力支持了我国外贸出口。
部分行业税收持续良好表现,进一步印证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制造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税收收入分别增长32.4%、8.5%,显示出高端制造业的强劲发展势头。服务业方面,文化体育娱乐业税收收入增长13.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增长13.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增长12.6%,这些数据表明服务业,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在财政支出方面,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支出强度,优化支出结构。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815亿元,同比增长4.2%。重点领域保障有力,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570亿元,同比增长7.9%,为民生兜底提供了坚实保障;教育支出11249亿元,增长7.8%,有力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2032亿元,增长4.1%,促进了产业升级和工业发展;科学技术支出2001亿元,增长3.3%,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资金支持;节能环保支出1302亿元,增长6.5%,助力绿色发展;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844亿元,增长3.9%,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商业服务业等支出485亿元,增长22.7%,推动了服务业的繁荣。
同时,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加快,一季度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9769亿元,同比增长11.1%。专项债券的及时发行和使用,为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投资等提供了资金保障,支持有关项目及早落地见效,进一步发挥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
总体来看,一季度财政收支数据反映出我国经济在稳中求进中取得了积极进展。财政收入降幅收窄、部分税种回升、重点行业税收良好表现,都表明经济基本面在持续改善。财政支出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的保障力度,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进一步落实,我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复苏的态势,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