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在海南三亚盛大召开。此次大会上,市场监管总局推动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工作、赋能南繁种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做法,成为与会院士、专家关注的焦点,并获得一致肯定。

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所在。海南凭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成为全国种业科研的重要基地,目前全国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有超过70%在此进行南繁培育。这一过程中,衍生出标准物质、基因测序、种子认证、检验检测等大量质量技术需求。然而,海南质量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难以充分满足各类经营主体量大面广的质量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南繁种业的发展。
面对这一现状,市场监管总局积极作为,充分发挥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职能作用,为南繁种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将南繁种业列入首批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试点,把海南现代种业纳入全国百个质量强链重点项目,并大力支持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积极探索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这一系列举措犹如一场及时雨,为南繁种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经过一年多的试点探索,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会同有关技术机构深化南繁种业合同研发(CRO)模式,推进科研仪器设备共享,总价值近8亿元的科研仪器设备得以高效利用,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研发成本,提高了研发效率。另一方面,探索对企业检验检测费用给予50%补贴,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同时,打造涵盖种质资源保护、品种研发、生产加工、市场流通全链条的质量技术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从种子研发到市场流通的全过程质量管控,为加快种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了有力保障。在质量基础设施的支撑下,南繁种业产值增长至180亿元,实现了质的飞跃。
展望未来,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持续支持海南开展南繁种业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和质量强链重点项目。通过进一步优化质量基础设施布局,加强各要素之间的协同配合,更好发挥质量基础设施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全产业链质量管控能力,还能促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种业产业体系,为我国种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的赋能下,南繁种业正以更加稳健的步伐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