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利部召开西辽河生态补水成效新闻发布会,这一消息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田——2025年4月10日上午10时,西辽河干流实现全线过流,标志着母亲河复苏行动取得了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成果。
西辽河,作为辽河干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流域人民的“母亲河”,默默承担着防洪、供水、生态等多重重要功能。然而,受降雨减少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农业用水需求增加等多重复杂因素影响,自1998年起,西辽河干流断流至今已有27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流域面临着干流断流、湖泊湿地萎缩等严重生态问题,生态环境一度恶化,曾经生机勃勃的景象逐渐消逝,令人痛心疾首。
面对严峻的生态形势,自2020年以来,水利部会同内蒙古自治区展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行动。他们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和管控,精心实施春夏季生态补水,为干涸的河道注入生命的源泉。同时,严格河道和库区管理,依法清理乱占、乱采、乱挖、乱建问题,还河道以整洁与畅通。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全面强化节水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严格流域取用水总量控制,从源头上遏制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
在持续的努力下,西辽河干流逐渐恢复了生机。2020年,台河口断面实现过流,这是复苏之路上的第一缕曙光;2022年,总办窝堡枢纽首次过水,复苏的步伐更加坚定;2023年,干流水头到达通辽规划城区界,2024年到达通辽城区并向下流延伸,生态复苏的版图不断扩大。今年春季生态补水调度进一步推进,4月10日,西辽河干流水头抵达教来河口并与下游水体汇合,实现了全线过流。这是多年努力后的重大突破,是西辽河干流在断流27年后的首次全线过流。
如今,候鸟回归,在湿地中欢快地嬉戏;湿地重生,展现出勃勃生机。沿岸群众盼水、见水、亲水、乐水的美好景象渐次铺展,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成果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生态保障。
展望未来,我们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理念,持之以恒地加强河湖生态保护治理。推进河湖生态环境复苏,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努力打造生态优美、人水和谐的美丽中国。让西辽河这条母亲河永远流淌着清澈的河水,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典范。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西辽河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美丽中国的愿景也将一步步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