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在人工智能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正式发布首批30类“人工智能 +”应用场景,为制造、教育、医疗、安全四大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各行业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迈进。
在制造领域,广东聚焦电子信息、汽车、机械装备等十大细分行业,覆盖研发、生产、质检、管理等全流程场景。以里工实业为例,其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成效显著,效率提升30%,成本降低40%至60%。这一成果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在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的巨大潜力,也为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制造企业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教育领域同样迎来了人工智能的变革。学习、教学、实验、资源分发、评估与决策支持等五大典型场景的应用,为教育带来了全新的体验。视源股份的希沃课堂智能反馈系统已生成超15万份反馈报告,这表明人工智能在教育评估和决策支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学生学习数据的分析和反馈,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实现个性化教学。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为教育资源的分发提供更精准的匹配,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医疗领域是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方向之一。影像诊断、临床决策、手术规划等十大典型场景的应用,为医疗行业带来了新的突破。迈瑞医疗和腾讯联合开发的“启元重症大模型”让医生工作效率大幅提升,这有助于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不仅可以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还可以通过对大量医疗数据的分析,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安全领域也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加强。生产风险监测预警、安全行为识别等五大典型场景的应用,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远正智能的铝加工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将安全事件报警数量降低了53%,这充分体现了人工智能在风险预警和安全管理方面的优势。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人工智能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发出预警,从而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算力、芯片和大模型是人工智能赋能各行各业的基础。广东高度重视应用场景的市场需求,将为致力于开发更多应用场景的企业提供协调支持服务。同时,广东将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兼具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两大优势,支持更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企业在技术产业化、产品市场化和服务商业化等方面不断突破。
除30类“人工智能 +”应用场景外,广东还发布了8个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29个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和13款智能终端产品,以推动人工智能走进各行各业。相信在广东的积极推动下,人工智能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