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瞩目的《物流企业冷链服务要求与能力评估指标》(GB/T 31086)国家标准完成修订。这一标准的更新,不仅是对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快速发展需求的积极响应,更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物流企业冷链服务要求与能力评估指标》国家标准于2014年首次发布。自发布以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依据该标准开展了19批次的冷链物流企业星级评估工作,推出了一批骨干冷链物流企业。这些企业在保障冷链物流质量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标准也成为冷链物流企业生产运营的重要参考文件和客户选择物流服务商的重要判定依据。
然而,随着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物流企业纷纷向精细化、智能化、绿色化、可持续方向转型。现行的国家标准在组织规模、服务质量、数智化、绿色化、差异化服务等方面的要求,已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22年启动了该标准的修订工作。
此次修订后的标准内容丰富且更具针对性。它规定了物流企业冷链物流服务能力的基本要求、能力等级划分及评估指标,适用于物流企业的冷链物流服务能力评估。在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方面,首先对“冷链”定义进行了修改,新增“冷链物流服务”定义,删除了部分已不适用的术语和定义,使标准更加符合行业实际。
在指标优化上,新增了营业时间、冷链物流收入等指标,将“节能制度”改为“节能要求”,强调可持续发展;将“管理制度”改为“管理体系”,强化系统性管理;更改了“冷链从业人员”指标中人员结构的要求,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专业性;将“应急预案”扩展为“应急预案及演练”,增强应急管理的可操作性;新增“满意度调查覆盖率”指标,全面反映服务精细化水平;将“冷链物流辅助服务功能”更改为“冷链物流增值服务”,强调企业发展的战略性和核心竞争力;调整了部分指标的对应级别,以适应行业发展。
同时,对部分指标的技术要求进行了升级,进一步细化了设施设备的要求,增加智能设备要求,强化信息化系统对全流程的监控能力,使冷链物流服务更加高效、精准。
标准的修订具有重大意义。它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冷链物流的等级划分和评估指标,为企业规范运营、企业能力评价提供了重要参考。标准的实施将促使物流企业提升冷链物流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向社会和行业提供优质物流资源。
未来,随着新标准的落地实施,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将迎来更加规范、高效的发展阶段。物流企业将以此为契机,加大在设施设备、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新标准也将引导行业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做出更大贡献。相信在标准的引领下,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将迈向新的高度,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