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物联”)在京隆重发布了中国首个公共采购知识体系模型——“水母模型”。这一模型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公共采购领域知识体系建设的重大突破,将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公共组织、中央企业、国有企业的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水母模型”是在中国首个采购知识体系模型——“海螺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国资委、发改委对政府采购、中央企业采购管理的要求,融合《关于规范中央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资发改革规〔2024〕53号)的工作要求,独创性地构建而成。该模型以桃花水母为原型,寓意深远:桃花水母作为国家列为世界最高级别的“极危生物”,被誉为“水中大熊猫”,其透明性寓意公共采购过程的“公开透明”;对水质的高要求寓意采购活动的“干干净净”;而主要以向上垂直运动为主则寓意采购效率的“节节提升”。
“水母模型”以“PROCURE”为框架,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公共采购的理论、方法、工具、实践和发展趋势。该体系以“精益采购,创造价值”为核心理念,涵盖了公共采购活动的各个环节,旨在帮助采购机构建立专业化、规范化、高效化和智能化的采购管理体系。
PROCURE体系由七个关键模块组成,分别是:计划准备(Planning & Preparation)、法规规则(Regulations & Rules)、操作执行(Operation & Execution)、合同管理(Contract Management)、技术应用(Utilization of Technology)、审查与改进(Review & Improvement)以及效能与效率(Effectiveness & Efficiency)。这七个模块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水母模型”的完整框架。
其中,计划准备作为采购的起点,聚焦于周密的活动前规划与准备;法规规则作为采购的基石,确保所有活动在法律法规框架内合规进行;操作执行作为采购的核心,涵盖具体的寻源、招标、下单等执行过程;合同管理作为采购的保障,关注合同全生命周期的有效管理与风险控制;技术应用作为采购的引擎,推动利用先进技术提升流程自动化与智能化;审查与改进作为采购的闭环,要求对绩效进行持续审查并推动改进;效能与效率作为采购的目标,致力于提升采购对组织战略的支撑度(效能)及资源利用率(效率)。
与此同时,中物联还启动了采购师(公共采购)认证项目。该项目契合国家对采购招标规范健康发展的要求,项目内容覆盖了落实采购主体责任、完善制度体系、提升政策效能、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营造规范有序市场环境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组织建立采购管理规范,通过充分分析供应市场,广泛搜寻供应资源,以性能价格比最佳、全生命周期综合成本最优为目标,优选供应商,充分激活市场竞争,实现规范、择优、高效的采购目标。
“水母模型”的发布和采购师(公共采购)认证项目的启动,将为我国公共采购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中物联将继续致力于推动公共采购领域的专业化、规范化、高效化和智能化建设,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