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氢能产业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全面分析了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现状、技术趋势及未来展望,明确指出拓展氢能尤其是绿氢在各领域的应用规模,激活跨领域协同创新能力,提升自主技术与国产产品的竞争力与市场认可度,是推动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高水平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氢制取环节,《报告》指出,可再生能源制氢将成为我国氢气供应的主要增量。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电解水制氢技术的不断进步,化石能源制氢产量将于2030年前后达峰并进入下降通道。在此过渡期间,工业副产气将是保障终端用氢需求的重要方式之一。基于可再生电力的水电解制氢技术被确定为氢制取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这将有助于减少碳排放,推动氢能产业的绿色发展。
同时,《报告》强调,我国电解槽生产制作正在向自动化、智能化与柔性生产转型。为了适应可再生能源功率的波动性和间歇性特点,电解槽需要与人工智能等数智化技术深度融合,开发具备功率分配决策和集群控制等功能的智能管理系统,这将成为电解槽的核心指标之一,提高制氢效率和稳定性。
在氢储运环节,《报告》显示,我国氢储运产业正呈现出技术路线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从单一的气态氢储运向气液固多相拓展,国产化能力也从系统层面向材料与零部件延伸。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储运规模将从近程批次供应向长途稳定供应过渡。预计到2030年,高压气态氢储运技术仍将占据主导地位,而低温液氢储运技术在部分长距离运输场景中将实现商业化运营。
在氢加注环节,《报告》指出,我国加氢站建设正在稳步推进。未来,加氢站将呈现气液并行的发展态势,加注方式也将更加多样化,从高压气氢加注向液氢汽化加注和液氢加注拓展。在稳定的氢气供给网络形成之前,制加氢一体站将是保障终端用氢需求的重要方式。同时,通过数智技术实现加氢站的智能化和无人化运营,已成为加氢站建设的重点发展方向,这将有助于提高加氢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
在氢应用环节,《报告》认为,我国氢能应用技术正在从单一的交通领域向能源、冶金等领域加速拓展。化工领域的用氢需求也在逐步从灰氢向绿氢过渡。预计到2030年前后,我国氢能在交通、化工、能源、冶金等领域的应用技术将步入成熟期。到2030年,我国各领域绿氢需求总量预计将达到500万吨左右,这将为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综上所述,《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为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政策建议。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氢能产业将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