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方网站发布了一则重要消息,为有效解决消费者普遍反映的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找不到、看不清、不易算”等突出问题,总局即将出台《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此举旨在进一步规范食品标识标注,强化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图片来源:
《办法》的制定,充分体现了市场监管总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从实际出发,着力解决食品标识标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长期以来,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标注不规范、不清晰,一直是困扰消费者的痛点。不少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往往因为难以快速准确地找到和识别这些信息,而陷入困惑和担忧,甚至因此错过食品的最佳食用期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针对这一现状,《办法》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旨在让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标注更加清晰明显、易于查找和识读。首先,《办法》要求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到期日的标注位置必须更加显眼,不得故意隐藏或模糊处理,确保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食品时能够一目了然,轻松找到这些信息。
其次,《办法》对标注字体的大小也做出了明确规定。为了便于消费者识读,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到期日必须使用足够大的字体进行标注,确保即使在光线不足或视力不佳的情况下,消费者也能清晰准确地辨认。这一规定将有效避免因为字体过小而导致的识别困难,进一步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食用安全。
此外,《办法》还针对保质期的标注方式进行了优化。为了简化消费者的计算过程,避免因为计算错误而导致的食品过期食用,《办法》要求食品生产者必须按照年、月、日的顺序直接标注保质期到期日,而不再采用“保质期XX个月”等模糊表述。这一改变将使得消费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食品的食用期限,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食品的购买和食用计划。
《办法》的出台,不仅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力保护,也是对食品生产者的一种规范和引导。通过明确标注要求,加强监督管理,将促使食品生产者更加注重食品标识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同时,也将有助于推动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构建更加公平、透明、有序的市场环境。
未来,随着《办法》的深入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标注问题将得到根本性解决。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食品时,将不再为找不到、看不清、不易算等问题而烦恼。相反,他们将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到这些信息,从而更加安心、放心地享受美食带来的乐趣。
总之,《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的出台,是市场监管总局在保障消费者权益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它将以更加严格的标准、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食品标识标注的规范化、标准化,为构建安全、健康、和谐的消费环境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