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网讯 www.bianji.com 在广袤的祖国北疆,一场关乎生态安全与人类福祉的绿色战役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9月19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以下简称“国家林草局”)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隆重召开“三北”工程种苗等物资供需对接会,会上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自去年全面启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简称“三北”工程)攻坚战以来,全国已成功实施287个重点防沙治沙项目,累计完成综合治理任务超过4000万亩,标志着我国生态治理与修复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
图片来源:
此次对接会不仅是对过去一年“三北”工程攻坚战成果的总结与展示,更是对未来生态建设物资保障与科技创新的提前布局。会上,国家林草局发布了《2025年度“三北”工程苗木供需分析报告》,这份报告详细梳理了当前“三北”工程所需的苗木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为科学规划、合理调配资源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还公布了林草良种推荐目录,旨在引导种植户和施工单位优先选用高质量、高成活率的林木品种,确保“三北”工程成效。
为进一步提升生态治理的科技含量与实效性,对接会还精心推介了100项“三北”工程先进实用科技成果,涵盖了土壤改良、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多个领域,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极大地提升防沙治沙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此外,现场还组织了12家林草种苗生产单位与施工企业签署供需框架协议,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确保种苗等关键物资能够及时、有效地供给到工程一线,为“三北”工程攻坚战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实保障。
回顾过去一年,各地区各部门紧密配合,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强大合力。特别是针对黄河“几字弯”地区、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以及河西走廊至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等生态脆弱区域,国家林草局统筹部署了三大标志性战役,其中“两个半”的战役主战场设在内蒙古,该地区承担了60%以上的工作任务量,充分展现了内蒙古作为生态屏障的重要地位和责任担当。
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机制创新和措施落实,“三北”工程攻坚战开局良好,不仅有效遏制了荒漠化扩张的势头,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民生改善。未来,随着更多科技力量的注入和政策支持的加强,“三北”工程将继续向纵深推进,为构建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