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成果斐然,“十五五”锚定四大方向,行业迈向高效韧性新阶段
2025年11月21日至23日,第十一届医疗供应链大会在上海隆重举行。作为医疗供应链领域的年度盛会,本届大会以“韧性·智能·共生”为主题,汇聚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及监管机构,共同探讨政策深化、技术迭代背景下的产业转型路径。会议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多家行业领军企业联合承办,吸引了超千名专业人士参与。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十四五”收官之年:医疗供应链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
在开幕致辞中,主办方代表指出,2025年既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启航之年。过去五年,医疗供应链行业在多重挑战中实现突破性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监管体系日臻完善,法治引领规范发展。随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规的修订实施,行业监管框架持续优化,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监管部门通过“互联网+监管”模式,实现了从生产到流通的全链条追溯,为行业健康发展筑牢根基。
市场规模稳步扩张,创新驱动成果涌现。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达1.2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0%。高端影像设备、微创介入器械、体外诊断试剂等领域创新产品加速落地,国产器械在关键技术上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
后市场服务崛起,产业生态向服务化转型。以SPD(供应-加工-配送)智慧管理模式为代表的新兴业态快速普及,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优化库存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据统计,全国已有超300家三级医院引入SPD系统,推动医疗供应链向精细化、集约化方向升级。
国际化步伐加快,国产器械出海提速。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医疗器械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61%,覆盖全球190余个国家和地区。高端影像设备、家用医疗产品等品类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彰显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
“十五五”展望:四大方向锚定产业未来
面对“十五五”新征程,大会提出四大战略方向,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引:
系统协同深化全链条治理。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机制落地,加强生产、流通、使用环节的数据互通与资源整合,构建“全域协同、风险可控”的供应链网络。
数智融合构建智慧新范式。加速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打造“透明化、可追溯、自适应”的智慧供应链体系。例如,通过AI算法优化配送路径,可降低物流成本15%以上。
自主可控提升产业链水平。强化核心零部件、关键原材料的国产化替代,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
绿色低碳引领可持续发展。推广循环包装、低碳运输等绿色实践,降低供应链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部分企业已试点“零碳仓库”,通过光伏发电、节能设备应用实现运营碳中和。
多元议题共话行业未来
大会设置主论坛及多场平行分论坛,围绕“政策解读与合规管理”“智慧供应链实践”“后市场服务创新”“国际化布局策略”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在“智慧供应链实践”分论坛中,某企业展示的“AI驱动的动态库存管理系统”引发关注,该系统通过机器学习预测医院需求,使库存周转率提升40%。
同期举办的医疗供应链创新成果展上,120余家企业集中亮相,展示了智能仓储机器人、无人配送车、区块链溯源平台等前沿技术。其中,一款可实现“最后一公里”冷链直送的无人机,已在偏远地区完成试点,有效解决了基层医疗物资配送难题。
凝聚共识,共赴健康中国新征程
作为医疗供应链领域的标杆平台,本届大会不仅是对“十四五”成果的总结,更是对“十五五”发展的动员。主办方表示,未来将持续搭建政企学研交流平台,推动行业标准制定与生态共建,助力医疗供应链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坚实支撑。
从“规范化”到“智慧化”,从“本土化”到“全球化”,中国医疗供应链正以韧性为基、智能为翼、共生为向,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随着“十五五”规划的逐步落地,一个更高效、更安全、更绿色的产业生态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