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化高级别研讨会在成都盛大召开。此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全球的众多目光,成为信息技术领域交流合作、共谋发展的重要平台。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代表在会上明确指出,在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我国积累了丰富且宝贵的产业实践经验。秉持开放共享的理念,愿通过积极支持和参与标准化活动,与世界各国毫无保留地分享中国的创新成果与实践经验。具体而言,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坚定维护国际标准化体系,确保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有序运行与持续发展;以更加务实的行动,积极贡献自身力量,推动全球技术进步,让标准成为技术创新的强大助推器;以更长远的眼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使标准成为连接各国、促进共同繁荣的桥梁纽带。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创新管理司相关人员表示,在信息技术这一充满活力与创新的领域,中国始终保持着积极进取的姿态。围绕脑机接口、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量子技术等前沿方向,深度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通过不懈努力,为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贡献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智慧。展望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加大投入,选派更多专业精湛的专家投身国际标准化工作,为构建一个互通互信互认的全球标准体系添砖加瓦,让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无缝对接与高效协同。
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第一联合技术委员会(ISO/IEC JTC1)现任主席从多个维度详细介绍了信息技术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的现状与趋势。从工作职责的精准界定,到工作进展的全面梳理,再到新兴技术领域的深入剖析,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幅清晰且完整的国际标准化工作画卷。同时,主席满怀期待地表示,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中国专家在JTC1以及相关国际标准组织中发挥聪明才智,贡献宝贵智慧,共同推动国际标准化工作迈向新的高度。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研讨会上重磅发布了“求索”人工智能国家标准评测基准体系国际版。这一体系内容丰富、涵盖广泛,包括人工智能系统性能基准(AISBench)、大模型评测基准(LMBench)、人工智能软硬件适配测试工具(AICL)、人工智能芯片性能测试基准(AIQCBench)、存储性能测试基准(SPBS)、大模型安全测试评估工具、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与检测工具等多个重要组成部分。该体系的推出,为全球人工智能厂商和行业用户提供了一套科学、权威且可验证的国家级人工智能标准评测基准,有助于规范人工智能市场秩序,提升产品质量与安全性,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朝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信息技术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坚实平台,也为全球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信息技术领域的国际标准化工作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与进展,为全球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