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圆满闭幕 推动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5-10-19 18:21:01 来源: 编辑网
  2025年10月18日,为期三天的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圆满闭幕。作为全球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行业盛会,本届

  2025年10月18日,为期三天的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圆满闭幕。作为全球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行业盛会,本届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吸引了全球千余家企业、科研机构及行业专家参与,共同探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与产业生态构建的未来路径。记者从会上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牵头编制“十五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并从政策标准、技术突破、应用试点及国际合作四大维度发力,推动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政策体系加速完善,标准制定全面提速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会上明确,将统筹编制“十五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以顶层设计引领产业方向。针对当前技术迭代快、应用场景复杂的特点,工信部提出完善政策体系,重点加快组合驾驶辅助(L2+)、自动驾驶(L3及以上)等相关标准的制定与修订,覆盖功能安全、数据安全、测试验证等关键环节。

  近年来,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建设已取得显著进展。据统计,截至2025年9月,我国已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国家标准超50项,涵盖车载操作系统、车用通信协议、高精度地图等核心领域,并积极参与联合国WP.29法规协调,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强化标准与政策的协同,为技术创新提供规范框架,同时通过“标准+认证”模式加速新技术商业化落地。

  产业体系日臻完善,“车路云一体化”试点成果丰硕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形成覆盖“芯片-系统-整车-应用”的全链条体系。会上披露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突破1.2万亿元,同比增长28%;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新车渗透率达45%,较2023年提升15个百分点。

  在应用层面,“车路云一体化”成为关键词。自2024年启动首批试点以来,北京、上海、广州等15个城市已建成超2000公里智能化道路,部署路侧单元(RSU)超5万个,实现车与路、云的高效协同。本次大会开幕式上发布的阶段性成果显示,试点区域交通事故率平均下降22%,通行效率提升18%,验证了“车路云”模式在提升交通安全与效率方面的实效。此外,国家人工智能汽车领域应用中试基地的启动,将进一步推动AI大模型、高精度传感器等前沿技术的产业化验证。

  技术攻坚与生态共建双轮驱动

  面对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竞争格局,工信部提出“技术突破+生态共建”双轮驱动战略。一方面,聚焦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大算力芯片、线控底盘等“卡脖子”环节,组织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力争2025年底前实现7nm车规级芯片量产;另一方面,深入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支持企业共建可信数据空间,破解数据孤岛与安全隐患。

  在开放合作方面,大会期间中德、中法企业签署多项技术合作协议,涉及自动驾驶算法、车用操作系统等领域。工信部强调,将支持中外企业通过标准互认、联合研发等方式深化合作,共同构建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方案

  本届大会不仅展示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实力,更向世界传递了开放共赢的产业理念。北京市经信局负责人介绍,北京亦庄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已吸引百度、小马智行等头部企业落地,累计测试里程超3000万公里,并率先探索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模式。

  随着“十五五”规划的编制启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将进入规模化应用与全球化布局的新阶段。工信部表示,到2030年,我国力争建成全球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实现L4级自动驾驶在特定场景的规模化应用,推动汽车产业从“电动化”向“智能化”“网联化”深度转型。

  此次大会的闭幕,标志着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在政策引领、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的共同推动下,一个安全、高效、绿色的未来出行图景正加速到来。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47621.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淘宝店铺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媒体信息 | AI自助写稿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4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