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庆与中秋双节长假的圆满落幕,携程旅行网近日发布了《2023年双节旅游消费报告》,揭示了今年双节期间旅游市场的几大显著趋势:“分段式”出行成为新常态,长途游占比显著攀升;同时,“窝囊游”概念兴起,游客追求更加轻松愉悦的旅行体验;此外,错峰出行与夜间旅游成为新宠,出境游市场也呈现出多元化与深度化的特点。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分段式”出行常态化,长途游热度不减
今年双节期间,游客的出行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分段式”旅游成为许多人的首选。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长假连续出行,游客们更倾向于将假期拆分成多个短途或中途旅行,以享受更多样化的旅游体验。这一趋势直接推动了长途游市场的繁荣,北京、成都、上海、西安、重庆、武汉、广州、青岛、南京和杭州等城市成为国内热门长途游目的地的Top10,展现了游客对于深度文化体验和城市探索的浓厚兴趣。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乌鲁木齐、呼和浩特、拉萨等西部及边疆地区的目的地整体订单增幅接近30%,显示出游客对于探索未知、体验异域风情的强烈愿望。长途游的兴起,不仅促进了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也反映了游客旅游需求的升级和多样化。
“窝囊游”拒绝疲惫,科技助力轻松旅行
在追求旅行乐趣的同时,游客们也越来越注重旅行的舒适度和轻松感,“窝囊游”概念应运而生。这一新兴旅游哲学强调在旅途中避免过度劳累,享受省心省力的旅行方式。为此,多个景区引入了电梯、索道等便利设施,助力游客“无痛爬山”,相关订单量显著增长。此外,出境包车服务因其灵活性和便利性受到青睐,订单量同比增长120%,让游客在异国他乡也能轻松游览。
长线深度游的趋势同样明显,游客们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而是希望深入当地生活,体验地道文化。这种趋势促使旅游产品不断创新,提供更加丰富和个性化的选择。
错峰分段游成常态,夜间经济焕发新生
双节过后,错峰出行成为新的潮流。据携程数据显示,10月9日至10日期间,多条航线票价较假期大幅下降超过50%,吸引了大量精打细算的游客。石家庄、武汉、西安等目的地的订单量分别同比增长100%、68%和40%,显示出错峰游的巨大潜力。
与此同时,夜间旅游成为双节期间的一大亮点。“夜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超过200%,无人机烟花秀、博物馆夜游等新型夜间旅游项目受到游客的热烈欢迎。江西南昌的国庆烟花秀更是吸引了122万观众共赏,带动了当地旅游订单量的显著增长,同比增长18%。夜间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为城市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出境游市场多元化,外宾体验中秋文化
出境游方面,日本、泰国、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继续领跑热门目的地榜单。值得注意的是,欧洲深度游也备受青睐,冰岛、挪威的出境订单同比翻倍,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国的订单增幅也达到约七成,显示出游客对于高品质、深度文化体验的追求。
与此同时,入境游市场也呈现出活跃态势。韩国、美国、俄罗斯、日本、马来西亚等国的游客成为入境热门客源国。在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方面,DIY月饼、穿汉服赏月等活动在外宾中流行开来,成为中秋期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携程双节旅游报告显示,今年双节期间的旅游市场呈现出多元化、深度化、个性化的特点。无论是“分段式”出行的常态化,还是“窝囊游”的兴起,亦或是错峰游与夜间旅游的火爆,都反映了游客旅游需求的不断升级和旅游市场的持续创新。未来,随着旅游产品的不断丰富和旅游服务的持续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旅游市场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