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短视频平台快手发布公告,宣布对商业体系相关组织架构进行深度迭代升级。此次调整以电商、生活服务、商业化三大核心场景为基座,重构原商业化、本地及电商团队业务架构,旨在通过更聚焦的战略布局与敏捷协同机制,提升组织效率与商业变现能力。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业务整合:生活服务与线索广告融合,打造一站式服务
公告显示,原“本地生活事业部”正式更名为“生活服务事业部”,并将线索广告业务纳入统筹管理。具体而言,原商业化事业部下负责线索广告的行业团队、产品团队及相关中台支持部门,将整体划转至生活服务事业部。调整后,该部门由经验丰富的业务负责人统管,其核心目标是将商家经营需求与营销投放诉求深度融合,提供从流量获取、用户转化到长期运营的全流程服务。
内部人士指出,此次整合源于对本地生活市场趋势的洞察。随着线下消费复苏,商家对“精准获客+长效经营”的需求激增,而传统广告与本地服务的割裂导致效率低下。通过业务融合,生活服务事业部可依托快手的流量优势与算法能力,为商家定制“内容种草+线索转化+私域沉淀”的组合方案,尤其利好房产、招聘、汽车等高客单价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快手线索广告业务规模同比增长超60%,此次调整有望进一步释放其增长潜力。
电商闭环:内循环广告与交易深度绑定,提升流量效能
在电商领域,快手将原商业化事业部下的内循环产品、运营及销售团队划归电商事业部,构建“流量-交易-广告-服务”的完整闭环。此举旨在打破广告与交易环节的数据壁垒,通过动态调整流量分配策略,平衡用户体验、商家成长与平台收益。例如,针对高潜力商家,系统可自动匹配广告资源与流量倾斜,加速其冷启动周期;而对于成熟品牌,则通过效果广告与内容营销的协同,提升复购率与客户生命周期价值。
业内专家分析,电商业务的闭环整合符合行业趋势。对比传统货架电商,内容平台需通过更精细化的运营实现“广告即服务”的转型。快手的调整或借鉴了部分成功案例,通过将广告投放数据与交易行为深度关联,可提升广告ROI(投资回报率)超20%,同时降低商家操作门槛。
商业化事业部:聚焦中台能力与品牌营销
调整后的商业化事业部将退居幕后,专注广告中台能力建设与特定业务孵化。其核心职责包括优化广告投放系统、提升流量分发效率,并深耕内容消费、综合平台营销、品牌广告等高毛利领域。例如,通过AI技术实现广告创意的自动化生成与个性化推送,或联合品牌方打造定制化营销IP,强化快手在品牌市场的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商业化团队与电商部门的协同模式成为亮点。品牌主可在快手生态内完成“曝光-种草-转化”的全链路操作:前期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内容形式提升用户心智,中期借助效果广告精准触达目标人群,后期依托电商闭环完成交易转化。这种“品效合一”的架构设计,被视为快手应对行业竞争的关键抓手。
战略意义:组织敏捷化,迎接长期增长
快手在公告中强调,此次调整旨在实现“目标清晰化、策略一致化、资源聚焦化、协同敏捷化”。通过减少跨部门沟通成本,平台可更快响应市场变化。例如,生活服务事业部可独立制定针对本地商家的扶持政策,而无需多层审批;电商团队则能根据大促节点灵活调配广告资源,提升促销活动效果。
对于管理层变动,公告对卸任者过往贡献予以高度评价,并明确新负责人将延续“创业者精神”。这种平稳过渡机制,既保障了战略连续性,也为组织注入新鲜活力。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快手电商GMV同比增长30%,生活服务板块订单量增长超50%,商业化收入占比提升至12%,调整成效已初步显现。
行业影响:重构内容平台商业生态
此次调整被视为短视频行业商业化的重要范式升级。随着用户增长趋缓,平台竞争从流量争夺转向效率比拼。快手的组织重构表明,通过内部业务协同与资源整合,内容平台可突破“广告依赖症”,构建更健康的盈利模型。市场分析机构预测,2025年快手商业生态收入结构中,电商交易佣金、品牌广告及生活服务佣金的占比将更加均衡,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未来,快手或进一步探索AI技术在商业场景的应用,例如通过大模型优化广告匹配效率,或利用虚拟人技术降低商家内容生产成本。在“长效经营”理念指引下,此次调整或成为其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