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计划于近日择机开展第四次出舱活动。此次任务是该乘组自2025年8月15日圆满完成第三次出舱以来,在轨执行的又一关键任务,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常态化运营能力持续提升。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在轨任务有序开展 科研实验成果丰硕
自第三次出舱活动结束以来,神舟二十号乘组在为期数月的在轨驻留中,高效推进多项科学实验与技术验证。在空间生命科学领域,航天员对空间站内培育的拟南芥、线虫等模式生物进行了持续观测,并完成了首批空间蛋白质结晶实验样本回收,为研究微重力环境下生物分子机制积累关键数据。在人体研究方面,乘组按计划完成了脑电监测、骨密度变化追踪等医学实验,进一步揭示长期太空飞行对人体的影响规律。
同时,乘组还开展了微重力流体物理、空间材料制备等新技术试验。其中,一项新型合金的定向凝固实验取得突破性进展,其成果有望应用于未来航天器关键部件的轻量化制造。此外,空间站内搭载的30余台科学实验柜持续稳定运行,累计获取有效数据超20TB,为地面科研团队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
应急演练与技能训练强化安全保障
为确保出舱活动及长期驻留安全,乘组近期完成了医疗救护在轨训练及全系统压力应急演练。训练内容涵盖心肺复苏、创伤包扎、失重环境下伤员转运等科目,并首次模拟了空间站单舱失压场景下的紧急处置流程。通过多轮压力测试,乘组与地面飞控中心协同验证了应急预案的可行性,系统响应时间较前次任务缩短30%,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升。
在设备维护方面,乘组对空间站机械臂、舱外航天服、环控生保系统等关键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更换了部分易损件,并完成了天和核心舱太阳翼的表面除尘作业,确保能源系统高效运行。物资管理方面,乘组优化了舱内储物空间布局,对剩余物资进行分类登记,为后续任务交接做好准备。
空间站状态稳定 乘组准备就绪
目前,空间站组合体各舱段运行正常,能源、通信、环控等子系统状态良好,满足出舱活动条件。神舟二十号乘组在心理、体能及技能层面均达到最佳状态。心理测评显示,乘组团队协作默契度较初期提升15%,对复杂任务的适应能力显著增强;体能训练数据显示,航天员核心肌群力量及心肺功能维持在太空飞行适应期最优水平。
出舱活动前,地面飞控中心已完成对天宫空间站轨道参数、太阳活动、空间碎片分布等环境因素的综合研判,并制定了多套任务预案。此次出舱任务将重点完成空间站舱外设备安装调试及巡检作业,预计持续6至8小时,期间将验证新一代舱外航天服的适应性与可靠性。
常态化运营迈向新阶段
自2021年我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以来,载人航天工程已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截至目前,空间站已接待12个乘组轮换,实施20余次出舱活动,完成千余项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形成涵盖空间科学、生命科学、应用技术等领域的完整研究体系。
此次神舟二十号乘组第四次出舱活动的实施,将进一步检验我国空间站平台支持能力和航天员乘组协同效能,为后续深空探测任务积累宝贵经验。根据计划,我国还将于2026年发射“巡天”空间望远镜,与空间站共轨飞行,开展大规模天文观测,推动航天科技向更高水平迈进。
当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按照既定目标稳步前行,以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以开放合作拓展发展空间,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