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通知,正式启动2025年度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项目征集工作。此次征集活动以贯彻落实《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为核心目标,旨在通过强化计量技术创新,突破产业关键技术瓶颈,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新动能。

锚定十大重点领域,强化计量战略支撑
根据通知要求,本次项目征集紧扣《行动方案》明确的十大重点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集成电路及仪器仪表。这些领域既是全球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也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方向。项目将重点支持具有原创性、引领性的计量技术研发,特别是针对“卡脖子”难题、可实现国产替代、填补国内外技术空白的创新项目。
例如,在集成电路领域,计量技术可助力提升芯片制造的精度与良率;在量子科技领域,高精度计量标准是推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基础。通过项目实施,将打通计量技术从实验室研发到产业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破解“卡脖子”难题,推动全链条创新
当前,部分关键产业仍存在计量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例如,高端仪器仪表长期依赖进口,部分领域测量标准缺失,导致产业链安全风险上升。此次项目征集明确提出,优先支持能够突破技术封锁、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的项目。
通知强调,项目需围绕产业实际需求,聚焦计量测试方法、仪器设备研发、标准体系构建等环节,形成“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模式。例如,在生物医药领域,通过开发高灵敏度计量检测技术,可提升创新药研发效率;在航空航天领域,精密计量技术是保障飞行器安全性的核心支撑。
政策协同发力,构建协同创新生态
为确保项目落地见效,两部门将建立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整合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重点实验室等资源,为项目提供技术验证、人才培训等配套支持。同时,鼓励产学研用各方联合申报,推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形成创新合力。
市场监管部门相关分析指出,计量作为科技创新的“基准线”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国家核心竞争力。此次项目征集不仅是一次技术攻关行动,更是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通过强化计量技术供给,可为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奠定坚实基础,助力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
面向未来:以计量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
根据《行动方案》目标,到2030年,我国将建成适应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现代计量体系,关键领域计量技术自主可控率显著提升,重点产业计量测试服务能力进入世界前列。此次项目征集作为行动方案实施的首年重点任务,其成果将直接关系到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围绕项目实施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对技术突破显著、产业带动性强的项目给予持续支持,并推动优秀成果纳入国家技术标准体系。同时,通过举办计量技术交流大会、发布产业计量白皮书等方式,扩大项目影响力,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投入计量创新领域。
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计量技术已成为国家战略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两部门联合启动项目征集,标志着我国正以系统性、前瞻性的政策布局,加速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计量支撑体系。随着一批重大计量技术项目的落地实施,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将迎来新的“计量引擎”,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