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新工程:浙江镜岭水库输水工程首次爆破成功 国家水网建设迈入新阶段

2025-08-13 08:17:02 来源: 综合人民网
  8月11日上午,随着一声震彻山谷的巨响,国家重大水网工程——浙江镜岭水库输水工程土建4标段顺利完成首次爆破作业。此次爆破标志着该工

  8月11日上午,随着一声震彻山谷的巨响,国家重大水网工程——浙江镜岭水库输水工程土建4标段顺利完成首次爆破作业。此次爆破标志着该工程最后一个关键施工标段正式启动,全长76.3公里的输水线路与大坝枢纽工程同步进入全面加速建设阶段,为2027年底全线贯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全线攻坚突破:输水工程进入“加速跑”阶段

  此次爆破的土建4标段位于输水线路中段,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其顺利实施意味着镜岭水库工程全线11个标段均已突破前期障碍,全面转入隧道掘进与管道铺设阶段。据工程建设指挥部透露,目前所有标段均已启动进洞作业,累计完成隧道开挖超5公里,输水管道预制工作同步推进,整体进度较原计划提前约2个月。

  作为国家水网骨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镜岭水库工程由水库枢纽与输水系统两大核心部分构成。其中,输水工程采用“隧洞+管道”组合方案,穿越崇山峻岭与城镇密集区,最终将优质水源输送至绍兴城区及嵊新片区。工程建成后,年供水量可达1.8亿立方米,直接惠及400万城乡居民,同时通过与钦寸水库、汤浦水库等形成多水源联合调度体系,使曹娥江流域防洪标准提升至百年一遇,区域防洪减灾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浙江水网“提档升级”:先导区建设成效显著

  镜岭水库工程的突破性进展,是浙江加速构建现代化水网的生动缩影。自2022年8月入选全国首批省级水网先导区以来,该省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全面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浙江列入国家水网规划的23个骨干项目中,已有22个开工建设,开工率达94%,累计完成投资2450亿元,投资规模与建设速度均居全国前列。

  在攻坚克难中,一批多年悬而未决的“老大难”工程相继取得突破:镜岭水库历经十余年前期论证终获核准,安华水库扩容工程破解跨区域协调难题顺利开工;与此同时,开化水库、杭州西险大塘达标加固等项目提前建成投用,新增库容超8亿立方米,保护人口超500万,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赋能打造“智慧水网”

  在水网建设提速的同时,技术创新成为提升工程效益的关键支撑。镜岭水库工程广泛应用数字化技术,通过BIM建模实现施工全流程可视化管控,利用智能监测系统对爆破振动、隧道变形等关键指标实时预警,确保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安全与质量。此外,工程创新采用“生态流量泄放+分层取水”设计,在保障供水需求的同时,维持下游河道生态基流,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全省层面,浙江正加快构建“一核四网”省级水网格局,即以钱塘江-瓯江流域为骨干,建设浙东、浙中、浙北、浙西南四大区域水网,并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全域水资源智能调度。目前,全省已建成水利工程数字化管理平台,集成2.3万个监测站点数据,为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精准决策支持。

  从“治水”到“智水”: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业内专家指出,浙江水网建设的加速推进,不仅有效解决了区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更通过水网互联互通带动产业布局优化与城乡融合发展。例如,镜岭水库输水工程沿线规划建设多个生态农业园区与文旅项目,预计将拉动区域投资超百亿元,创造就业岗位万余个。

  随着一批重大工程相继落地,浙江已形成“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现代化水网雏形。据测算,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全面完成后,全省城乡供水保证率将提升至95%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3,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100%,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从“水瓶颈”到“水支撑”,浙江正以水网建设为笔,勾勒出一幅人水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画卷。随着镜岭水库等重点工程持续发力,这条流淌在之江大地的“生命线”,必将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注入更强动能。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47212.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淘宝店铺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媒体信息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4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