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将迎来一系列关键举措,旨在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全方位巩固工业经济基本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业大省挑大梁
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成为关键一招。这十大重点行业作为工业经济的支柱,其稳定增长对于整体经济形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通过精准施策,激发这些行业的内生动力,将有效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同时,充分发挥工业大省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工业大省具备雄厚的产业基础、完善的产业配套和强大的创新能力,能够在稳增长行动中发挥示范带头效应,为其他地区提供宝贵经验和借鉴,形成全国工业经济协同共进的良好局面。
前沿技术加速应用,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穿戴、无人机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推广,是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些前沿技术代表着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以人工智能终端为例,其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交通等领域,将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模式。通过加大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力度,能够促进相关产业快速崛起,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清理欠款促循环,优化企业营商环境
加快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行动,对于改善企业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具有重要意义。企业账款拖欠问题不仅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和正常生产经营,也制约了产业链的稳定运行。通过加大清理力度,能够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资金在产业链中的顺畅流动,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
自主可控强根基,融合创新谋发展
全力推进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是保障国家产业安全的核心任务。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够为产业链的稳定运行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继续办好产业转移对接活动,有助于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同时,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完善人形机器人、物联网、高端仪器仪表等产业发展政策,大力发展工业文化,将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和创新活力。完善基础软件、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政策,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开源社区,推动“人工智能 + 制造”行动走深走实,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绿色发展提能效,通信算力筑新基
提升工业能效与绿色发展水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管理,能够有效解决电池回收难题,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动 5G 和千兆光网普及提质,有序推进算力中心建设布局,优化卫星通信业务准入,将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培育优质企业群,强化标准促转型
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出台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政策文件,将有助于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格局。加快推进改革任务落实,抓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加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建设,将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下半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一系列举措,涵盖了稳增长、促创新、优环境、强基础等多个方面,将有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