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中国节约用水报告2024》发布:全国节水水平显著提升,制度科技双轮驱动成效凸显

2025-07-23 08:18:13 来源: 综合人民网
 近日,水利部发布的《中国节约用水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节水工作以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和实施《节约用水条例》为主线,通过制度创新、科技赋能和产业升级,推动全社会节水意识持续增强,节水水平迈上新台阶

  近日,水利部发布的《中国节约用水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节水工作以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和实施《节约用水条例》为主线,通过制度创新、科技赋能和产业升级,推动全社会节水意识持续增强,节水水平迈上新台阶。全年用水总量效率双提升,非常规水利用规模突破250亿立方米,重点区域和领域节水成效显著,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总量强度双控深化,水资源利用效率再创新高

  《报告》指出,2024年全国用水总量较2023年增加21.5亿立方米,但单位GDP和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持续下降。其中,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3年下降4.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580,较2023年提高0.005。这一数据表明,我国在保持经济稳增长的同时,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成效尤为突出。

  行业节水亮点纷呈,农业工业生活协同增效

  分行业看,农业节水成为2024年最大亮点。全国农业用水量同比减少24.0亿立方米,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35.8万亩,占新增灌溉面积的85%以上。工业领域,火(核)电工业通过循环冷却技术改造,直流式冷却用水量减少12.5亿立方米,占工业节水总量的90%。居民生活方面,全国人均日用水量稳定在127升,较2023年下降1.5%,节水型器具普及率提升至78%。

  非常规水利用突破250亿立方米,再生水成“第二水源”

  在常规水源开发接近极限的背景下,非常规水利用成为破解水资源短缺的关键。2024年,全国非常规水利用量达251.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5%,其中再生水利用量212.2亿立方米,占城市污水总处理量的32%。北京、天津等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超过45%,用于工业冷却、城市绿化和生态补水,有效缓解了供需矛盾。此外,海水淡化、矿井水利用量分别达18.6亿立方米和20.8亿立方米,形成多源互补的供水格局。

  重点区域控水精准发力,流域经济绿色转型加速

  针对水资源承载压力较大的区域,2024年我国实施差异化节水策略。黄河流域万元GDP用水量下降4.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6.8%,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京津冀地区通过跨流域调水和地下水超采治理,万元GDP用水量下降4.2%,地下水水位同比回升0.5米;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则聚焦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3.5%和4.1%,推动产业向低碳化、集约化转型。

  水效领跑者引领示范,水预算管理试点全面铺开

  为激发市场主体节水动力,2024年水利部联合多部门发布28个用水产品、69家重点用水企业和13个工业园区水效领跑者名单,树立行业节水标杆。同时,水预算管理试点扩面至17个省级行政区的47个地区,覆盖年用水量超500亿立方米的重点区域。通过“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动态考核”机制,试点地区万元GDP用水量平均下降5.1%,形成可复制的节水管理模式。

  节水产业科技双轮驱动,市场机制激活新动能

  2024年,我国节水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长12%。国家水权交易平台完成交易11312单,交易水量13.7亿立方米,农业水权确权登记率达95%;合同节水管理项目新增687项,吸引社会资本超200亿元;“节水贷”金融服务覆盖25个省份,发放贷款1121.3亿元,支持企业实施节水技术改造。科技领域,5项成熟适用水利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智能水表、节水灌溉机器人等创新产品加速落地,推动节水从“行政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变。

  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围绕《节约用水条例》实施,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完善节水市场机制,推动节水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预计到2025年,全国非常规水利用量将达350亿立方米,节水器具普及率超90%,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节水型社会。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47050.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淘宝店铺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媒体信息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4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