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数据局官方网站消息,3月12日,国家数据局在京组织召开了一场关于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工作的推进会。此次会议旨在总结前期工作成果,分析当前形势,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部署。会上,国家数据局通报了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的运行情况及其取得的显著成效,标志着我国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自3月1日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正式上线以来,该平台便迅速成为连接全国各级数据资源的枢纽。数据显示,平台的访问规模在短短十余天内实现了稳步增长,这不仅反映了社会各界对数据资源管理的重视,也验证了平台在提供高效服务方面的能力。平台的登记范围也逐步扩大,从一开始的试点范围,到现在已经涵盖了多个省级平台和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资源,展示了其广泛的覆盖面和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
会议指出,截至3月11日,国家登记平台已经与8个已经完成建设的省级平台顺利实现了互联互通。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意味着我国公共数据资源的共享和交换机制正在逐步完善,数据壁垒正在被逐步打破。同时,平台还暂时代为受理了来自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资源登记申请,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未来更多地区的接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数据资源登记方面,平台已公示公共数据资源475项,覆盖了38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这些数据的公示不仅增强了数据的透明度和可获取性,也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促进了数据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公共数据资源的登记和公示,对于推动数字经济、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府治理效能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国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工作的扎实起步,已经初步显现了促进供需对接的效应。随着数据资源的不断丰富和共享程度的提高,各类数据需求方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所需数据,从而加速数据的创新应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国家数据局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计划。首先,将进一步强化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确保各级数据管理部门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国家关于数据资源管理的政策要求。同时,加强与各地区、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全国一体化数据资源登记体系的构建。
此外,国家数据局还将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完善平台功能、优化登记流程、加强数据安全保护等,不断提升平台的服务能力和水平。通过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推动公共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为我国的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社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未来,随着全国一体化数据资源登记体系的逐步构建和完善,我国的数据资源管理水平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