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了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 63310《互联家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机器人性能准则》。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彰显了我国在养老机器人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更为全球养老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随着全球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剧,养老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预计到205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达到21亿,其中包括4.26亿80岁以上的老年人。老年群体在感知、体力和认知等方面的功能衰减甚至失能问题日益突出,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照料负担。养老机器人的出现,为缓解这一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不仅能够减轻照料负担,还能支持老年人独立居家生活,保持尊严和高质量的生活水平。
IEC 63310标准的发布,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下对养老机器人技术的迫切需求。该标准聚焦互联家居环境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健康护理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和特征,提出了一套全面而细致的技术要求。这些要求涵盖了养老机器人的功能和性能分类,包括可用性、可靠性、无障碍、能耗和噪声等通用要求,以及针对健康状况和紧急情况监测服务、与家人及医护人员的通信支持、多样化的家务、娱乐、家居管理、照护等活动支持、外出和助行等移动性支持、信息和数据管理性能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这一标准的制定,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生理和行为特点,为各类养老机器人的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和认证等提供了基准。制造商可以依据这一标准,精准聚焦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及需求,进行养老机器人产品的设计开发,从而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同时,该标准的实施也将进一步增强老年人融入社会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对于全球养老机器人产业而言,IEC 63310标准的发布无疑将引领产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该标准将促进养老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升级,推动产业向更加智能化、人性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该标准也将引导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推动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链和生态圈,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养老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和领先地位,为这一标准的制定提供了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在养老机器人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这些企业和品牌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应用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为IEC 63310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展望未来,随着IEC 63310标准的深入实施和推广,全球养老机器人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将继续发挥在养老机器人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和优势,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合作,推动全球养老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持续创新。同时,我国也将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老龄化挑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