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新国标:我国发布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管控首部强制国标

2025-08-23 08:20:50 来源: 综合人民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近日发布消息,我国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管控领域首个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要求》(GB 26572—2025)已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将于2027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近日发布消息,我国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管控领域首个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要求》(GB 26572—2025)已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将于2027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通过明确有害物质限值、完善追溯体系、统一检测方法等举措,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监管空白,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助力我国电器电子产品提升国际竞争力。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覆盖10种有害物质 设定强制性限值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器电子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每年产生超2亿台电子废弃物。若未有效管控,产品中的铅、汞、镉等重金属及多溴联苯、邻苯二甲酸酯等有机污染物可能通过拆解、填埋等途径污染土壤和水源,威胁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此次发布的强制国标首次系统规范了电器电子产品中有害物质的使用,覆盖设计、生产、销售、回收全生命周期。

  标准明确限制10种有毒有害物质,包括铅、汞、镉、六价铬4种重金属,以及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和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6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针对不同产品类别,标准设定差异化限值要求:例如,儿童玩具类电子产品铅含量限值较普通产品严格50%;工业设备类产品则对部分豁免情形作出明确说明,平衡环保需求与产业实际。

  业内专家指出,以铅为例,传统焊料中铅含量高达37%,而标准实施后,电子产品将全面采用无铅焊料,单台设备铅使用量可减少90%以上。据测算,标准全面实施后,我国电器电子产品中有害物质年使用量将减少超10万吨,电子废弃物重金属污染风险显著降低。

  数字化追溯与国际接轨 提升监管效能

  标准创新引入“数智化”管控手段,要求企业通过二维码、电子屏幕显示等技术,在产品包装或说明书上规范标识有害物质信息,实现“一物一码”可追溯。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产品全生命周期有害物质含量数据,选购符合中国RoHS标识的绿色产品。同时,企业需保存技术支撑文档至少10年,确保监管部门可核查、社会公众可监督。

  在检测方法上,标准与国际通行规定全面接轨。例如,针对六价铬的检测采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与欧盟标准一致;多溴联苯测定引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精度达0.01毫克/千克级。统一的技术规范消除了因方法差异导致的贸易壁垒,为我国电器电子产品进入欧盟、美国等市场铺平道路。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电器电子产品出口额达1.2万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超40%。此前,部分企业因检测报告不获国际认可遭遇退货,单笔损失最高达千万美元。新标准实施后,国内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将直接获得海外客户认可,企业出口成本有望降低15%以上。

  政策衔接与过渡期安排 保障产业平稳转型

  我国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管控已历经20年探索。2006年,原信息产业部发布《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首次对计算机、通信设备等产品实施管控;2016年,多部门联合升级为《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建立“达标管理目录+合格评定+后监管”制度。截至目前,纳入目录的产品已覆盖电冰箱、空调等20大类,超90%企业通过自愿性认证或自我声明方式满足要求。

  此次强制国标是对现有政策的进一步强化。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标准设置两年过渡期(2025年8月1日至2027年7月31日),企业可在此期间完成原材料替换、生产线改造等准备工作。对于标准实施前已生产或进口的产品,给予额外一年库存消纳期,即2028年8月1日前仍可销售,避免资源浪费。

  同时,多部门将联合开展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检查产品标识真实性、检测报告合规性及有害物质超标情况,对违规企业纳入失信名单并实施联合惩戒。通过“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能效之星”等政策工具,引导企业主动提升环保水平。

  多方协同研制 标准凝聚行业共识

  该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并归口管理,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联合电器电子行业60余家生产制造企业、认证检测机构、行业协会及科研院所共同研制。研制过程中,团队针对有害物质限值、检测方法等关键指标开展三轮行业调研,覆盖企业超500家,收集技术建议2000余条,确保标准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标准研制过程是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典范。”参与标准制定的某企业代表表示,以无铅焊料推广为例,团队通过18个月技术攻关,解决了无铅焊料熔点高、易开裂等难题,形成3项行业共性技术方案,为中小企业转型提供参考。

  据悉,下一步,我国将加快研究制定储能设备、智能家居等新兴领域有害物质管控标准,完善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到2030年,预计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率将提升至60%,电器电子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水平迈入全球前列。

  结语

  《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要求》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器电子产业从“规模扩张”向“绿色智造”转型迈出关键一步。随着标准落地实施,我国将逐步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有害物质管控体系,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同时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47273.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淘宝店铺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媒体信息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4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