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汇聚800余名顶尖科学家 2024科学家创新大会在雄安新区成功举办

2024-12-17 08:11:24 来源: 综合人民网
  12月14日至15日,备受瞩目的2024科学家创新大会在雄安新区圆满举行。本次大会汇聚了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和协会(学会)等领域的800余名顶尖科学家、行业专家和企业家,共同探讨科技创新的未来发展路径,旨在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月14日至15日,备受瞩目的2024科学家创新大会在雄安新区圆满举行。本次大会汇聚了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和协会(学会)等领域的800余名顶尖科学家、行业专家和企业家,共同探讨科技创新的未来发展路径,旨在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图片来源:

  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开幕式上发表了主旨演讲。他指出,科技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对于应对全球挑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意义。而科技创新则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倪光南院士的发言为大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与会者指明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事长杨庆新在致辞中表示,学会将充分发挥组织和人才智力优势,联合兄弟学会,共同助力雄安新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他强调,雄安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承载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使命,学会将积极投身其中,为雄安新区的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德仁在大会上分享了他的独到见解。他认为,要通过时空信息智能去拥抱新质生产力,努力推进和实现无所不在的PNT(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和PNTRC(定位、导航、授时、遥感、通信服务)服务。同时,他呼吁业界抓紧推进人工智能引导下的“通导遥”一体化的空天信息实时智能大众化服务,创造空天信息多个万亿级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对于商业航天领域的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宇也发表了看法。他表示,国家对航天工业的开放给体制内外的企业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航天事业从国家行为走向商业化,市场规模正在高速提升,一个新的产业正在崛起。同时,航天产品价格的快速下降给传统体制内机构带来了压力,也给民营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王建宇院士认为,商业航天的成功与否,供应链至关重要。目前,供应链还未完全建立,这既是航天企业的挑战,也是民营航天企业的机遇。

  本次大会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北京校企合作促进会联合主办。大会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主动配电网及绿色电气装备、现代电工技术发展与应用、节能与生态环境发展、人工智能、农业科技创新、生物科技与大健康、新材料新能源青年科学家、西部科技生态发展等九个领域展开了深入的平行论坛。与会者纷纷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与技术突破,探讨了行业的发展趋势与挑战应对策略,为科技创新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在智能网联汽车论坛中,专家们探讨了自动驾驶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商业化落地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在主动配电网及绿色电气装备论坛中,与会者围绕绿色低碳、高效智能的电力装备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为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人工智能、农业科技创新、生物科技与大健康等领域的论坛也吸引了众多参会者的关注。在这些论坛中,专家们分享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应用,探讨了如何利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民生改善。同时,新材料新能源青年科学家论坛和西部科技生态发展论坛也为青年科学家和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总之,2024科学家创新大会在雄安新区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也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科技创新将继续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应对全球性挑战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45259.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淘宝店铺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媒体信息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4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