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随着秋意渐浓的上海迎来了一场关于绿色未来的盛会——第四届碳达峰碳中和国际实践大会。作为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配套活动,本届大会以“低碳中国,行!”为主题,旨在通过展示中国在低碳绿色发展方面的实际行动和显著成果,推动双碳目标建设的深入实施。
图片来源:
此次大会由丝绸之路城市联盟携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等机构共同主办,得到了北京丝绸之路合作与发展促进会、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鼎力支持。大会聚焦中国治沙防沙的显著成就、低碳城市建设的最新进展、低碳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公民在低碳行动中的积极参与,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幅幅生动的低碳中国画卷。
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当下中国面临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这场变革要求我们在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当前与长远、政府与市场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经济社会在绿色轨道上稳健前行。
中国在生态环保领域的法律体系已初步建立,但在应对气候变化、碳达峰碳中和等新兴领域,相关法律法规还需进一步完善。大会强调,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工作,是形成和完善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将加快立法进程,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制保障,确保中国在低碳转型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更加长远。
在大会期间,组委会还发布了“中国低碳城市建设年度报告(LCCP)”和“喜鹿鹿CiWalk指数”。其中,“中国低碳城市建设年度报告”系统梳理了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最新进展和面临的挑战,为未来的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喜鹿鹿CiWalk指数”则是一个创新性的评价指标,它通过对城市中各种“CityWalk”路线的综合质量进行量化评估,旨在鼓励城市居民更多地选择步行这一低碳出行方式,用实际行动改善城市环境,提升生活质量。
此外,大会还围绕“中国低碳化城市建设面临的现状和未来”以及“低碳产业与双碳目标”两个议题举行了专题研讨。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低碳城市建设的路径和策略,分享低碳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实践。
在专题研讨中,与会者纷纷表示,低碳城市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所在。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为建设一个更加绿色、低碳、可持续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随着大会的圆满落幕,一场关于低碳未来的征程已经开启。让我们携手并进,以实际行动践行“低碳中国,行!”的庄严承诺,共同书写属于中国的低碳绿色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