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了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安全权益,助力消费者更加安心、放心地选购和使用电动自行车,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正式发布了关于电动自行车选购及使用的相关提示。这一举措旨在加强消费者的安全意识,提高电动自行车市场的规范化水平,从而构建更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
在选购电动自行车时,中消协强调,消费者应优先选择信誉良好、证照齐全的正规商家,避免落入“三无产品”的陷阱。知名品牌通常拥有更为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因此成为消费者的优选。此外,所购买的电动自行车必须获得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标志以及整车合格证,这是电动自行车合法上路的基本前提。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和国家消防救援局近日联合发布的公告明确指出,自2024年11月1日起,未取得有效认证证书的电动自行车将不予办理登记上牌,这一规定无疑为消费者选购合法合规的电动自行车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产品质量检验方面,中消协提醒消费者,电池作为电动自行车的核心部件,其种类、容量和电压等指标直接关系到电动自行车的性能和续航能力。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电池有铅酸蓄电池和锂离子蓄电池两种,消费者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同时,电机性能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骑行体验,因此建议消费者选择功率适中、质量可靠的电机。安全性能方面,电动自行车应具备脚踏骑行功能,刹车系统要灵敏可靠,减震效果也要良好,以确保骑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此外,消费者应坚决抵制购买或委托他人改装、拼装的电动自行车,这些非法改装的车辆不仅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不受法律保护,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购买时,消费者还应主动索要发票和凭证,以便日后维修和维权。
在电动自行车的使用环节,中消协同样给出了详细的安全提示。驾驶电动自行车时,消费者应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佩戴安全头盔,不闯红灯、不逆行、不在机动车道内行驶,坚决杜绝酒后驾车和边骑车边拨打、接听手机、观看视频等危险行为。此外,消费者还应定期对电动自行车的刹车、轮胎、灯光等关键部件进行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如有需要,应定期到专业的维修点进行保养和维护,避免因接触不良、线路老化等问题引发安全隐患。
在充电方面,中消协特别指出,消费者应使用原车配套的充电器进行充电,避免混用不同参数的充电器,以免对电池造成损害。充电时应远离易燃物品,并确保充电器放置在通风良好、易于散热的地方。严禁在公共门厅、疏散通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和人员密集场所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进行充电,这些行为极易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同时,消费者应自觉遵守小区管理规定,不要携带电动自行车乘坐电梯,以免对电梯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造成威胁。
中消协的此次提示,不仅为消费者选购和使用电动自行车提供了全面、细致的指导,也为推动电动自行车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中消协将继续关注电动自行车市场的动态,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为构建安全、便捷、绿色的出行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