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阳光洒在北京铁路物流中心高末铁路专用线上,随着一声清脆而悠长的汽笛鸣响,一列满载着104标箱货物的中欧班列缓缓驶出。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标志着北京至阿塞拜疆巴库跨里海中欧班列正式首发,为北京的国际物流运输版图增添了一条全新的通道,也为中国与欧洲及中亚地区的经贸联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首发的中欧班列货物品类丰富多样,既有汽车配件这类工业产品,体现了我国制造业的实力与出口能力;又有承载着知识与文化的书籍,彰显了文化交流的深度与广度;还有五金件等日常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资,满足了不同领域的需求。这些货物将从北京出发,一路向西,开启一段跨越千山万水的旅程。
班列的路线规划巧妙且极具挑战性。它首先奔赴新疆霍尔果斯口岸站,穿越广袤的哈萨克斯坦大地,抵达里海东岸的阿克套港。随后,货物将转乘轮渡横渡里海,这一独特的运输方式为整个行程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到达阿利亚特港上岸后,再通过铁路运输,最终抵达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全程采用“铁−海−铁”多式联运模式,跨越8000多公里,在途运行时间约15天。这种创新的运输模式,不仅充分发挥了铁路和海运各自的优势,还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为了保障此次首发顺利进行,北京铁路货运部门付出了诸多努力。他们积极走访企业客户,深入了解企业的需求和痛点,组建了专业的服务专班,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指导。从装载方案的研究到车辆的选配,每一个环节都精心策划、严格把关,帮助企业解决全程物流问题。同时,严格落实“五优先”政策,为班列开辟“绿色通道”,确保班列在运输过程中能够一路畅通无阻。这些细致入微的工作,为班列的成功首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铁路北京局货运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跨里海中欧班列的开行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北京及周边地区的企业来说,这是一条更为便捷、高效的国际物流通道。它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一班列的开行将有力促进中国与阿塞拜疆及欧洲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加强双方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起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随着这趟中欧班列的缓缓驶出,我们仿佛看到了中国与欧洲及中亚地区经贸合作的美好未来。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这条跨里海中欧班列将成为一条繁荣的贸易之路、友谊之路,为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