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LIBS技术取得新突破,显著提升光谱测量长期稳定性

2024-08-14 08:16:54 来源: 编辑网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沈阳自动化所”)在光谱测量领域传来喜讯,其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科研团队成功解决了长期困扰业界的难题

  编辑网讯 www.bianji.com  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沈阳自动化所”)在光谱测量领域传来喜讯,其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科研团队成功解决了长期困扰业界的难题,有效提升了LIBS测量的长期稳定性。这一重要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原子光谱分析》,标志着我国在光谱检测技术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图片来源:

  在光谱类科学仪器领域,长期稳定性一直是衡量仪器性能的关键指标,它直接关系到高精度测量和选矿数字化等应用的实现。LIBS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检测速度快、无需样品预处理及实时原位检测,在光谱检测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在复杂的工业环境下,环境干扰导致的信号漂移问题一直是制约LIBS技术广泛应用的主要瓶颈。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沈阳自动化所的LIBS科研团队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创新性地提出了ID-PLS方法。该方法首先引入了强度比漂移值的概念,即检测值与理想值之间的偏差,通过这一指标实现了光谱在长时间检测过程中波动情况的精准表征。随后,团队利用机器学习中的偏最小二乘算法(PLS算法),将光谱检测值校准到理想值附近,确保了校准效果的下限不低于传统的平均内标法,从而显著提升了光谱测量的长期稳定性。

  实验结果显示,ID-PLS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该成果被成功应用于沈阳自动化所自主研发的LIBS钢水成分传感器上,并在不同低合金钢样品上进行了广泛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漂移校正方法相比,ID-PLS方法在对碳、硅、钼、镍、铜和锰等多种元素的综合校准中性能更为优异,有效提升了光谱传感器的长期稳定性。

  近年来,沈阳自动化所LIBS科研团队在核心技术攻关和仪器研制两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在铁矿原料、金属分析、选矿工业、深海探测等多个领域,团队不断探索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LIBS技术在炼钢厂的成功示范应用尤为引人注目。该技术首次在国际上实现了40吨级钢包的钢水成分在线测量,为炼钢行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团队还开发了基于LIBS的系列化高端在线分析仪器,使我国贫铁矿、磷矿等选矿生产过程实现了矿浆品位的高精度在线测量,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次ID-PLS方法的提出和应用,不仅为LIBS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光谱类科学仪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完善,相信LIBS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乃至全球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44278.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淘宝店铺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媒体信息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4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