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第十七届马塞尔·格罗斯曼会议在意大利佩斯卡拉举办 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菂获奖

2024-07-12 08:21:47 来源: 编辑网
北京时间7月9日下午,在意大利东部城市佩斯卡拉举办的第十七届马塞尔·格罗斯曼会议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眼(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荣获了马塞尔·格罗斯曼个人奖。这一殊荣不仅是对李菂及其团队在探索动态宇宙方面取得的多项创造性成果的认可

  编辑网讯 www.bianji.com  北京时间7月9日下午,在意大利东部城市佩斯卡拉举办的第十七届马塞尔·格罗斯曼会议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眼(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荣获了马塞尔·格罗斯曼个人奖。这一殊荣不仅是对李菂及其团队在探索动态宇宙方面取得的多项创造性成果的认可,也是对中国科学家在国际物理学界影响力的显著提升。

图片来源:

  马塞尔·格罗斯曼奖,以瑞士著名数学家马塞尔·格罗斯曼的名字命名,自1985年由国际相对论天体物理中心设立以来,每三年颁发一次,旨在表彰在相对论天体物理学、引力物理学和宇宙学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该奖项在国际物理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是物理学领域的重要奖项之一。

  此次,李菂研究员凭借其在中国天眼(FAST)项目中的卓越贡献,成为首位凭借在中国国内取得的学术成果获得马塞尔·格罗斯曼奖的科学家。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他在射电天文学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体现了中国在该领域的科研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在颁奖仪式上,会议主办方之一、国际相对论天体物理中心网络主任雷莫·鲁菲尼对李菂和“中国天眼”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李菂及其团队通过中国天眼实现的星际磁场精确测量,以及推动快速射电暴研究进入高统计时代,为天文研究作出了显著贡献,将激励更多的后来者参与研究事业。

  李菂在获奖后表示:“人类拥有同一片天空,天文学的国际开放是必然。加强中欧合作,特别是双方天文数据的开放共享,能够极大地促进前沿探索。”这一观点不仅展现了他对国际合作的重视,也体现了中国科学家在推动全球天文学发展方面的积极态度。

  中国天眼(FAST),作为全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自验收以来,其设施运行效率和质量不断提升,年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远超国际同行预期。其超高灵敏度优势使得FAST在中低频射电天文领域成为观天利器,在纳赫兹引力波探测、脉冲星物理、快速射电暴起源、星系形成演化等领域产出一系列世界级成果,已成为全世界天文学家探索宇宙最重要的望远镜之一。

  李菂研究员自2008年起担任FAST项目科学家,2018年至今任FAST首席科学家。在他的带领下,FAST团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天文学研究贡献了重要力量。此次荣获马塞尔·格罗斯曼奖,不仅是对他个人及团队努力的肯定,也是对中国天文学研究实力的一次展示。

  同届获奖的还有2021年邵逸夫天文学奖得主、加拿大天体物理学家维多利亚·卡斯皮教授和超新星与致密天体领域权威学者、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克里斯托弗·弗赖尔教授。这些国际顶尖科学家的获奖,进一步凸显了马塞尔·格罗斯曼奖在国际物理学界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李菂的获奖,无疑将激励更多中国科学家在天文学及其他科学领域不断攀登高峰,为人类的科学进步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力量。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43950.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淘宝店铺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媒体信息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4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