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网讯 www.bianji.com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管委会近日公布了一组令人瞩目的经济数据,彰显了该区域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据最新统计,今年1至5月,沈阳片区新增注册企业数量达到843家,同比大幅增长113.4%,进出口总额更是实现了62.68亿元的佳绩,同比增长52.4%。这一系列亮眼数据背后,是沈阳自贸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
在跨境电商领域,沈阳片区同样表现不俗。1至5月,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已完成10.19亿元,同比增幅约18.6%,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这不仅得益于跨境电商平台的逐步完善和消费者需求的持续增长,更离不开沈阳片区在政策支持、监管创新等方面的不懈努力。实际利用外资方面,沈阳片区也取得了显著突破,今年前五月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001.5万美元,是去年同期的11.6倍,充分展现了国际投资者对沈阳自贸区投资环境的信心和认可。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沈阳片区在“自贸服务直通车”品牌基础上,创新建立了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沈阳移民事务服务中心提供的“一窗通办”集成服务,以及出入境“全速通”平台功能的不断升级,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沈阳片区还为企业提供“全链条、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在区港、区关协同机制的推动下,空港物流部分流程收费降低了24%,进一步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在产业发展方面,沈阳片区聚焦航空产业,形成了沈飞民机、南航沈维基地、航空动力产业园等30余家骨干企业(园区)聚链成群的良好局面。通过央地合作新模式,成功引进了航空动力领域的7家知名企业落户,显著提升了主机厂所本地配套率,由过去的不足10%提高至80%。此外,占地42公顷、拟投资30亿元的民用航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也已开工建设,将进一步推动航空产业的集聚和发展。
在监管创新方面,沈阳片区同样不遗余力。艺术品“智慧核对监管”、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便捷监管”、建筑信息模型(BIM)智能审批等新模式的推出,不仅提高了监管效率,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多便利。同时,沈阳片区还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创新,设立企业出口退税资金池,实现数字人民币跨地区电子缴税,创新开展地方征信平台互联互通,助力区内企业融资超过10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在物流通道拓展方面,沈阳片区同样成果丰硕。已开通沈阳至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等9条国际货运包机航线,以及格林维尔等3条宝马零部件货运包机航线,为宝马备件实现动态“零库存”提供了有力保障。2023年新建的中欧班列集货中心更是实现了进出口值2亿美元的好成绩,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稳居东北前列。此外,沈阳片区还首开了沈大间“海陆联运大通道”,进一步完善了综合保税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
展望未来,沈阳自贸区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创新发展的理念,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