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网讯 www.bianji.com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携手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等六部门,共同发布了《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这一里程碑式的文件不仅标志着我国科技金融工作迈入新阶段,更彰显了国家对于科技创新与金融深度融合的高度重视与坚定决心。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篇章中,科技金融被置于首要位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态势,科技金融作为科技创新的加速器与保障,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新兴技术的研发、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
《工作方案》的出台,是对近年来我国科技金融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与未来发展方向的精准把握。自2022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通过设立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如科技创新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等,有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金融机构积极响应,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如设立“科技金融中心”、“科技支行”,引入“技术流”评价体系,实施“投贷联动”等,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了更加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
数据显示,过去五年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年均增速超过30%,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率显著提升,科创票据累计发行规模庞大,专精特新企业在A股市场的表现尤为亮眼,创业投资基金管理规模更是达到了3万亿元的庞大规模。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科技金融政策的精准施策与金融机构的积极作为。
然而,现代科技创新的复杂性与高风险性,要求金融服务必须更加精细化、多元化。《工作方案》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工作举措。其中,全面加强金融服务专业能力建设,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构建科技金融专属组织架构和风控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尽职免责等内部制度,旨在提升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创新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同时,《工作方案》还强调了科技型企业债券发行绿色通道的建立,通过融资对接、增信、评级等方面的优化,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债融资,拓宽其直接融资渠道。此外,强化股票、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等服务科技创新功能,加强对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的政策支持,也是《工作方案》的重要内容。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工作方案》鼓励各地组建科技金融联盟,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从“天使投资”到“资本市场融资”的全链条、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缓解科技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资金需求问题,更能引导金融资本投向早期、小微、长期和硬科技领域,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与共同发展。
专家指出,《工作方案》的发布与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科技金融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完善。在这个过程中,金融体系将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等功能,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科技创新也将为金融体系带来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机遇,推动其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工作方案》各项举措的逐步落地与深化,我国科技金融工作将迈上新的台阶,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更加坚实的金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