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超级工程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新篇章

2024-07-02 08:15:11 来源: 编辑网
  编辑网讯 www bianji com 在万众瞩目之下,历经七年艰苦卓绝的建设,全球首个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

  编辑网讯 www.bianji.com  在万众瞩目之下,历经七年艰苦卓绝的建设,全球首个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于30日正式宣布通车试运营。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不仅标志着中国基建技术的又一次飞跃,更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和协同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图片来源:

  深中通道,全长约24公里,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在珠江口之上,将深圳与中山两座城市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它的通车,彻底改变了过去两地间约2小时的通行时间,使得深中之间的车程缩短至仅需30分钟,极大地提升了区域交通效率,为人员流动、货物运输乃至经济往来开辟了前所未有的便捷通道。

  深中通道的建设过程充满了挑战与艰辛。面对频发的台风、高盐高湿的恶劣环境以及复杂多变的海底地质条件,上万名建设者不畏艰难,迎难而上,在珠江口这片波澜壮阔的海域上连续奋斗了七年之久。从西人工岛的合龙到8万吨沉管在海底的一次性精准安装,每一个关键节点的突破都凝聚着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也见证了中国基建实力的不断提升。

  深中通道不仅是一项交通工程,更是一项科技创新的集大成者。它拥有多项世界之最:世界最大跨径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世界最高通航净空的海中大桥、世界最长的双向八车道海底沉管隧道以及世界首例水下高速公路枢纽互通立交。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彰显了中国基建技术的领先地位,更为全球跨海通道建设树立了新的标杆。

  深中通道的建设过程中,科技创新始终贯穿其中。为了攻克一系列技术难题,建设团队研发出了超高强主缆钢丝索股、革新了外海超大尺度沉管管节浮运安装工艺等关键技术,取得了200余项发明专利和数十项行业协会奖项。特别是深中大桥荣获的“乔治·理查德森奖”,更是对中国基建技术实力的高度认可和赞誉。

  作为环珠江口交通网络的关键节点,深中通道的通车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极大地缩短了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时空距离,更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随着“深圳总部+中山制造”、“深圳研发+中山转化”等产业合作新模式的兴起,深中通道将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深中通道自构思设计阶段便肩负着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更好连接、融合的重要使命。它的通车不仅将加速区域内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流动,还将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和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提供有力支撑。”

  展望未来,深中通道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的“交通脊梁”和“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的关键一“横”。它将与区域内的其他交通设施共同构建起一个高效、便捷、安全的综合交通体系,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深中通道的通车试运营,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正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阔步前行。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43849.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淘宝店铺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媒体信息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4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