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是谁制造了致命的安全陷阱?

2020-08-11 14:11:20 来源: 网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安全生产是红线、底线,也是生命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安全生产是红线、底线,也是生命线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安全生产这根弦松不得,但对于某些管理干部来说,这根弦也许从来就没有绷紧过。

  事故在现场,问题在管理,根子在干部。一些管理干部满足于差不多就行,甘当好好先生,在执行落实上没多久,就初见成效,更甚着涌现了一大批“标兵先进”;在监督检查上习惯于搞“双重标准”,过于宽、松、软。殊不知,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许许多多的差不多累积起来就会差很多,甚至差太多。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小隐患如不加重视就有可能引发大事故。违章指挥、违规作业、失察失管……都俨然是一颗颗炸弹,如不及时清除,必然会出现难以想象的后果。

  安全欠账显然是要付出成本和代价的。出了安全生产事故,各地都会展开“拉网式”排查、“地毯式”搜索,为的是把隐患逐一排除,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中。

  从某种角度上说,这是填补安全陷阱的重要手段。但值得追问的是,究竟是谁制造了这些致命的安全陷阱?为什么非要等事故发生了,才有人来算这笔安全账?在我们身边“潜伏”的安全隐患究竟还有多少?

  “安全第一、生命至上”早已是全社会的共识,相比余出了事思考怎么应对,职工群众更喜闻乐见的是,把功课做在前面,尽可能保证不出事。

  近期,全国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把解决问题、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作为整治的关键。这是一个扎紧安全生产篱笆的契机,但我们应该看到,最关键的仍然在于切实提升思想认识,细化抓好措施落实。

  居安思危、如履薄冰,是持续维护铁路安全稳定局面的秘诀所在。敢于求真、认真、较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问题、防患于未然,是守好安全关的制胜法宝,更是我们对待安全工作的常态。

  抓实安全管理,就是要盯紧基层、基础、基本,就是要做到措施落实、落地、落细,围绕技术标准、规章制度、作业规范,查缺补漏除隐患、对标对表强弱项,使安全之弦紧起来、安全措施实起来、安全考核严起来,将安全红线刻在心里。(姬智明)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29152.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编辑采访平台 | | 图片分享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1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