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开展职工运动会、各类活动。
7月14日,富蕴机场工会开展“送清凉”活动,通过向员工发放矿泉水、饮料等降温品,来缓解员工们在夏日酷暑中辛勤工作的压力,营造机场良好和谐的工作氛围。
12月13日,富蕴可可托海机场工会购置防寒用品,开展动冬季送温暖活动。入冬以来,富蕴机场接连遭受连续降雪、降温天气,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6℃。为确保航班保障正常,预防停机坪一线员工在恶劣天气下发生冻伤等意外情况发生,统一购置了优质的防寒手套,分别发放给保障、消防等机坪运行操作岗位的工作人员,及时解决了一线员工的实际困难。
工会开展活动,是机场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体现机场工会关爱员工的具体行动,也是凝心聚力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举措。机场将结合实际,继续为员工谋福利,真正把机场大家庭的温暖体现到员工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将党的关怀扎根到员工的心里。
为进一步建立富蕴机场舆论宣传阵地,富蕴机场党支部成立新闻领导小组,并在机场内选拔具有丰富写作经验的优秀写手,成立新闻宣传报道办公室。牢固树立以机场集团为核心,民航局、机场集团党委的各项事业、方针为宣传导向,积极宣传富蕴可可托海机场安全生产、运行保障、企业文化、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真情服务等方面工作。并根据机场集团党委要求与理论加实践,通过总结经验,修改制定《富蕴可可托海机场新闻报道工作实施办法》,实现与机场集团宣传路线统一,充分起到“内增凝聚力,外扩知名度”的良好效果。不断深化机场对内、对外的宣传运营工作,机场党支部实行“一月一总结、一篇一奖励”的学习、奖励机制,在提高员工学习写作积极性的基础上,激发员共热爱学习、尽责职守的优秀品德。在新闻宣传报道方面,机场积极与地方电视台、微信平台等全国各大网站等公众媒体建立长期稳定的新闻题材宣传机制。并由专人负责联络沟通,从尽可能多的方面落实新闻宣传工作,全面展示机场员工精神品质、发展历程、空防安全、航班运行保障、真情服务等信息,不断提升机场集团在业界的影响力与富蕴机场品牌价值、形象与知名度。
改善环境 提能增效
富蕴机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正向着花园式机场迈进。2016年度,机场完善控制区捕鸟网的设置,航站区外的水泵房,航站区内的公共卫生间、篮球场。利用空地进行了蔬菜种植、家禽养殖试点。县城到机场的公交专线开通,航站楼商业区运营,都极大的改善了机场的服务水平,且功能性得到增强。
根据机场集团《关于建设新疆机场集团工会职工之家宣传学习、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和工作生活园地的方案》及《关于进一步做好职工之家“四大园地”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富蕴机场以保障安全生产,丰富企业文化,服务一线职工,提高职工工作和生活质量为目的,利用自身现有的场地和设施设备等资源,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将候机楼二楼西面(约420平米)作为体育健身场地,在场地内建设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健身器材区、休息区及更衣室。建立了符合机场实际的职工之家“四大园地”,体现基层工会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特色。
1月14日,富蕴机场主会议室数字化影音播放设备安装完成,现已成功运行。这个设备将具有远程培训、影音播放,数字化操控等功能。使机场主会议室正式具备了数字化放映、远程培训学习等多种功能,且达到了举行中小型会议,以及场内的文艺活动的的基本需求。这套数字化的影音设备安装完成,拓宽了富蕴机场主会议室的应用功能。使其成为多媒体学习,数字化放映等多种服务于会议、各种学习、活动的现代化综合性会议中心。
4月15日-4月25日,10月26日-10月30日,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机场员工们分两个阶段,在航站区内的空地上,种植海棠、白桦等树品十余种,共2300余棵,彻底的让戈壁荒凉,变成了花园机场。机场下一阶段,将继续在规划的种植区内,继续种植1000多棵主要以桦树为主的树品。坚定围绕安全发展总目标,创新建设,结合机场总体的规划布局,以及本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和优势资源,标本兼顾,精心打造全国第一座“桦林景观”机场,从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地区名片。
5月机场航站楼内的商业区正式投入运营,极大程度上丰富了富蕴机场的各项服务保障功能。富蕴机场经过近一段时间的不断摸索与创新,在具体保障多架飞机进行过站载客和飞行训练的实践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寻求突破。目前富蕴机场每天主要保障南航CZ6995/96次航班和正在进行的爱飞客新疆公司飞行团队的驻场飞机的飞行训练任务。在新疆即将开放的低空旅游事业上,富蕴机场走在了最前沿,随着国家对低空空域的逐渐开放,新疆低空旅游、短途运输事业也将大放异彩。
富蕴机场的家禽养殖是机场工会建设职工职工之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机场进行副业生产迈出的“第一步”。在本年度5月分机场进行家禽养殖试点工作以来,经过近5个月的不断摸索和实验,目前机场的家禽养殖已经初显成效。9月22日,富蕴机场自建的新养殖区工程顺利完成,目前机场规划建成的养殖区域面积已经有1700多平米。
此次养殖区的建设工作完全是由机场自行建设,员工就地取材,废物利用。并且房屋的焊接、搭建、设计等全部由机场消防护卫部员工利用每天有限的人员和时间,经过37天建设完成,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建设成本,发挥了机场空地资源优势。待远期此类养殖试点工作不断成熟后,机场将会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持续进行规划和实施更多的副业生产方案,结合优质的地缘优势,提能增效、创新发展。
合作共赢 带动地方经济 激活空中交通运输
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2016年,富蕴县以可可托海机场等交通主线运输力量为依托,开拓创新,打造“云端传奇、中国富蕴”品牌战略,加快地方经济发展转型和旅游产业升级。以千里垂直景观带为主线,可可托海为龙头,地质圣城、红色教育基地为亮点,推进可可托海景区、红色旅游、滑雪、探险等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丰富航空旅游、漂流探险等特种旅游项目开发,拓展丝绸之路和民俗旅游产品,优化完善“一纵三横”全域旅游产业布局,打造“四季皆宜”的旅游胜地。
富蕴机场的正式通航,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空中交通运输,彻底带动了地方旅游产业的又快又好发展。有了空中交通,使今年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可托海景区和享誉世界的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可可托海三号矿坑”的游客数量不断攀升。据统计,今年富蕴各景区接送旅客达198万人,旅游收入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85%、23.01%,旅游旺季时前往富蕴的机票则是一票难求。
随着中航通飞的产业援疆计划的不断实施,在国家支持通航产业发展的打好环境下,富蕴机场特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旅游环境,成为了通航在疆发展的重要落脚点之一。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今年由富蕴机场与河北通航联合开展的“富蕴-阿勒泰-喀纳斯”低空旅游、货运航线的正式运营,“打飞的”和空中跳伞成为了促进本地区发展的一大亮点工程。在三地优质景区连成一线,增加旅游体验方式的同时,实质性的扩大了阿勒泰地区旅游品牌的形象与知名度。从而乘坐高效、快捷、优质的空中交通工具,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为了现实。
富蕴机场在保障旅客运输安全的同时,积极与地方政府、各企事业单位加强沟通,不断推行空中客货运输的高效理念。目前富蕴机场辐射区主要涵盖富蕴县和青河县,两地常驻人口分别为约为10万,由汉族、哈萨克族等26个名族组成。
为促进本地区各项经济事业稳步快速发展,富蕴机场结合当前富蕴县与青河县正着力打造原生态的牛、羊、鱼肉等各类农副产品和特产的交通运输需求,经过不断调查和统计,发现极具富蕴特色的大尾羊羔肉、风干羊肉、阿勒泰冷水鱼等特产已经远销全国二十多个城市。但是,运销途径和速度成为了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为提振富蕴地区农副产品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打造本地区货运新通道,富蕴机场机场积极与本地区各企业展开合作,依托机场快捷高效的交通运输特点,建立货邮”空中绿色通道”。不仅节约运输成本,还丰富了本地区各种特色农副产品的运销途径,提升了运销速度的同时,机场快速的运销优势也逐渐显现,继而本年度机场货邮吞吐量稳步攀升。
富蕴机场根据以往的保障经验,在确保安全运输的基础上,不断更新保障方案和流程,加强人员货邮运输培训,宣传机场货运的有利优势。逐步打开了机场客货运输的全新局面,并建立了良好开端,确保了机场货邮运输保障能力的稳步提升,为今后更好的保障货邮运输工作积累了经验,不断促进了本地区经济实力,也提振了综合市场竞争力,夯实了空中运输的优越基础,使县域经济不断向好、向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