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新数据:1至9月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达10.5万亿元,同比增长5.6%

2025-10-28 08:07:29 来源: 综合人民网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5年1至9月,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达10 5万亿元,同比增长5 6%,占GDP比重为10 3%,成为拉动内需、畅通国内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5年1至9月,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达10.5万亿元,同比增长5.6%,占GDP比重为10.3%,成为拉动内需、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引擎。在政策支持与市场创新的双重驱动下,批零行业呈现业态多元化、城乡协同化、消费升级化的发展态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多元业态蓬勃发展,传统与新兴齐头并进

  从批发业看,1至9月,商务部重点联系的商品市场利润额同比增长8.2%,其中工业消费品类和生产资料类市场表现尤为突出,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7.9%和6.4%。这反映出制造业复苏与基建投资对上游批发需求的强劲拉动。

  零售业则呈现“传统业态稳中提质、新兴业态快速崛起”的特征。数据显示,1至9月商品零售额达32.5万亿元,同比增长4.6%。限额以上便利店、专业店、超市等业态零售额分别增长6.4%、4.8%和4.4%,成为居民日常消费的主要渠道。与此同时,仓储会员店、集合店、无人值守商店等新兴业态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例如某头部仓储会员店品牌前三季度门店数同比增加30%,单店客流量提升15%,彰显消费分层与体验升级趋势。

  商务部研究院专家指出:“批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传统业态通过数字化转型、供应链优化实现效率提升,新兴业态则以差异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共同推动行业结构优化。”

  城乡市场同步发力,县乡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城市商业持续焕新。1至9月,商务部重点监测的78个步行街(商圈)客流量和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4.3%和4.4%。以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为例,其通过引入首店经济、夜间经济等新模式,前三季度销售额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6%。同时,全国210个试点地区建成625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整合养老、家政、零售等150.3万个商业网点,覆盖1.29亿社区居民,构建起“基础服务+品质提升”的便民生态。

  县乡市场成为消费新增长极。1至9月,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达4.9万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高于城镇0.2个百分点,县乡市场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提升至38.8%。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激活下沉市场: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7.7%,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9.6%。例如,山东寿光通过电商平台推动蔬菜销售,前三季度线上交易额突破50亿元,带动农户增收超20%。

  以旧换新激活存量市场,国货“潮品”引领消费升级

  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今年以来,超7600万名消费者参与家电以旧换新,购买12大类产品超1.26亿台;超8100万名消费者换购手机等数码产品超8800万件;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累计达1200万辆。政策红利直接拉动相关品类销售:1至9月,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5.3%,通讯器材类增长20.5%。商务部数据显示,以旧换新带动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贡献率超40%,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国货“潮品”则通过文化赋能与技术创新抢占市场。2025“老字号嘉年华”活动在全国举办220余场,直接销售额达38亿元,带动线上线下消费169亿元。平台数据显示,1至9月中华老字号餐饮企业堂食交易额同比增长23%,如全聚德推出“非遗+国潮”主题套餐,单店日均客流量提升25%。此外,李宁、波司登等品牌通过科技面料与国风设计,实现销售额同比两位数增长,彰显“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的跃迁。

  展望:构建“双循环”新格局,批零行业迈向高质量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批零行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关键环节,其稳健增长为扩大内需提供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政策将聚焦三方面:一是完善县域商业体系,推动物流、冷链等基础设施下沉;二是支持新兴业态标准化建设,例如制定无人零售、仓储会员店服务规范;三是强化国货品牌培育,通过“品牌+渠道”双轮驱动提升国际竞争力。

  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深入推进,我国批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与效率并重的发展阶段。通过业态创新、城乡协同与消费升级,行业将持续释放内需潜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47696.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淘宝店铺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媒体信息 | AI自助写稿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4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