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新活动: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 食品安全标准公益宣贯活动在京举办

2025-10-24 08:10:21 来源: 综合人民网
  近日,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一场以强化标准引领 筑牢安全防线为主题的食品安全标准公益宣贯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活动聚焦食

  近日,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一场以“强化标准引领 筑牢安全防线”为主题的食品安全标准公益宣贯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活动聚焦食品安全标准认知提升、执行能力强化及多方协同机制构建,吸引了监管部门、行业协会、食品企业及第三方机构代表等200余人参与,为推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聚焦三大目标,构建标准服务长效机制

  活动上,主办方中国检验检测学会明确提出“提升标准认知、提升落地能力、强化协同闭环”三大核心目标,并宣布将重点推进三项创新举措:

  其一,清单化梳理标准条款。 针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现行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系统梳理关键条款,形成分类别、分场景的标准化执行清单,帮助企业快速定位合规要点。

  其二,推送场景化流程模板。 结合餐饮服务、食品加工、冷链物流等典型场景,开发可视化操作指南与流程模板,降低企业标准落地门槛。例如,针对餐饮企业后厨管理,推出“色标管理”“清洁消毒标准化流程”等实用工具。

  其三,构建常态化专家问答机制。 通过线上平台与定期线下咨询相结合的方式,组建由法规专家、技术骨干组成的智库团队,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答疑服务,实现从“一次性宣贯”到“长期陪伴式指导”的转变。

  与会专家强调,此举旨在破解企业“标准理解不深、执行不到位”的痛点,通过精准化服务推动食品安全标准从“纸面”走向“实践”。

  区域实践:朝阳区打造共治新格局

  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的重要组成,北京市朝阳区在活动中分享了区域食品安全治理的创新经验。相关负责人指出,朝阳区以标准执行为抓手,通过“政策宣贯+技术帮扶+执法监督”三位一体模式,推动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

  例如,针对辖区内大型商超、连锁餐饮及电商平台的实际需求,监管部门联合行业协会开展“标准落地专项行动”,通过培训、自查、整改闭环管理,帮助企业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2025年以来,朝阳区食品抽检合格率持续保持在99%以上,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位列全市前列。

  “标准是食品安全的基础,执行是关键。”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宣贯活动不仅为政策精准落地提供了载体,更通过政府、学会、企业的深度协作,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为超大城市食品安全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专家解读:破解合规判定难题

  活动设置专题环节,由专业机构专家系统解读食品安全标准应用中的高频问题。围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等核心标准,专家结合企业实际案例,深入剖析标签标识不规范、添加剂使用超标、过程控制漏洞等典型风险点,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

  例如,针对食品标签中“过敏原信息标注不清”问题,专家建议企业建立原料溯源数据库,通过智能化标签管理系统实现动态更新;对于餐饮企业“消毒记录造假”现象,则推荐采用物联网设备自动生成消毒日志,提升合规可信度。

  “标准不是束缚,而是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专家强调,通过科学解读与工具支持,可帮助企业将合规成本转化为竞争优势,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多方协同:共筑食品安全防线

  活动最后,与会代表共同发起《食品安全标准落地行动倡议》,呼吁监管部门、行业协会、食品企业及消费者形成合力:监管部门强化标准制定与执法监督,行业协会搭建技术交流平台,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消费者通过“随手拍”“投诉举报”等方式参与监督,构建“全链条、多主体”的治理生态。

  据悉,本次宣贯活动是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的重点项目之一。下一步,主办方计划将北京经验推广至全国,通过区域联动、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推动食品安全标准深入人心,为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供坚实支撑。

  结语

  从标准梳理到场景落地,从区域实践到全国推广,此次食品安全标准公益宣贯活动以创新服务模式与多方协同机制,为食品安全治理开辟了新路径。随着标准认知度与执行力的持续提升,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正迈向更高水平,为行业健康发展和公众健康保驾护航。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47673.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淘宝店铺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媒体信息 | AI自助写稿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4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