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一列满载54个40英尺集装箱的中欧班列从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缓缓驶向莫斯科。至此,该集结中心往返开行班列成功突破2000列,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充分彰显了其作为东北地区核心物流枢纽的关键地位,已然成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亮丽名片。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运营两年,成绩斐然
记者从国铁沈阳局了解到,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于2023年正式投入运营。短短两年间,它便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运输货物超过22万标箱,服务国内外企业2000余家,年均进出口货值超过2亿美元,班列开行数量稳居东北第一。尤其在2024年,该中心回程班列数量达到历史新高,这一变化标志着中欧班列在促进外贸方面逐渐形成了“互赢局面”,为国内外企业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合作桥梁。
带动产业,贸易畅通
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总经理王东介绍,其开行规模有力地带动了跨境电商、高端制造等企业在沈阳集聚。这种集聚效应推动了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融合,形成了良性循环。今年前9个月,通过班列出口的本地特色产品同比增长显著,同时大量海外优质商品也被高效运回,实现了双向贸易的畅通无阻。这不仅促进了本地经济的发展,也让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商品。
设施完备,网络广布
目前,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具备2600个标准集装箱位堆存能力,每年可满足1500列中欧班列作业需求。它实现了“一列牵动、多城联动、多式联运”的发展格局,形成了连接满洲里、绥芬河等六大口岸的运输通道。其网络覆盖俄罗斯、德国等20余个国家50余座城市,货源辐射东北三省及京津冀、长三角等经济核心区,承运商品超5000种,构建起了一条稳定可靠的跨境物流供应链。
效率跃升,服务优化
今年,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单日最高往返开行9列,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国铁沈阳局持续升级枢纽硬件。通过优化场站布局、升级装卸设备,集结中心的堆存能力与作业效率得到同步提升。同时,为提高中欧班列通行效率,国铁沈阳局依托自主研发的铁路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了海关、铁路与企业数据实时共享,通关效率提升超50%。班列抵达俄罗斯约需12天,较海运时效提升3倍,成本仅为空运的5分之一。特别是今年8月份首发的中欧班列“沈阳—别雷拉斯特”精品班列,到达莫斯科仅需10天,实现了境内外“枢纽对枢纽”的高效直达。
展望未来,砥砺前行
国铁沈阳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织密欧亚物流网络,不断提升沈阳作为东北亚物流节点的辐射能力。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贡献铁路力量。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必将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成为东北地区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东北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