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成都青白江区携手中通快递集团 共建西部智慧物流新枢纽

2025-09-04 08:13:23 来源: 综合人民网
从成都市青白江区获悉,该区近日与中通快递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低空物流、智慧仓配、跨境贸易等领域,共同打造多式联运智慧物流产业生态体系

  9月3日,从成都市青白江区获悉,该区近日与中通快递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低空物流、智慧仓配、跨境贸易等领域,共同打造多式联运智慧物流产业生态体系,构建辐射西南、链接全球的现代化物流枢纽。这一合作标志着青白江区在推进国际陆港功能升级、构建“空铁公水”立体物流网络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强强联合:技术赋能传统物流转型升级

  根据协议,双方将深度整合青白江区“亚蓉欧”国际铁路枢纽的区位优势与物流企业在“智慧物流+无人配送”领域的技术积累,在低空物流网络建设、智能分拣系统研发、无人车配送场景落地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项目首期规划建设智能分拨中心,通过自动化设备与AI算法的协同应用,实现包裹处理效率提升40%以上,同时降低人力成本约30%。

  在无人配送领域,合作方计划在青白江国际铁路港周边30公里范围内构建“地面无人车+低空无人机”立体配送网络。相关技术团队已启动无人机航线空域申报工作,预计明年上半年可实现医药冷链、高端制造等高附加值货物的“即时达”配送服务。这种“空地协同”的配送模式,将有效破解传统物流“最后一公里”成本高、时效慢的痛点。

  多维布局: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体系

  作为成都国际铁路港所在地,青白江区已形成以中欧班列(成渝)为核心,衔接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跨境运输网络。此次合作将进一步拓展其物流枢纽功能:一方面,规划建设占地200亩的综合物流枢纽总部,集成多式联运指挥调度、供应链金融、跨境电商服务等功能;另一方面,依托中欧班列枢纽仓,打造西南地区最大的高端奢侈品保税分拨中心,预计可吸引超过50家国际品牌入驻。

  在跨境贸易物流创新方面,双方拟构建“跨境班列+仓配一体化”服务体系。通过在东南亚重点城市布局海外仓,结合成都至河内、万象等地的跨境铁路班列,实现“国内集货—班列运输—海外仓分拨—末端配送”的全链条贯通。测试数据显示,这种模式可使中国至东盟的跨境电商物流时效从7-10天缩短至3-5天。

  创新驱动:探索“低空+”物流新业态

  合作协议特别强调低空经济与物流产业的深度融合。除常规无人机配送外,双方还将试点“铁路+无人机”联运模式,在铁路货运站与周边产业园区之间开展短驳运输,减少中转环节;针对生鲜冷链需求,研发具备恒温控制功能的货运无人机,构建覆盖川渝地区的“2小时冷链达”网络。

  在智慧物流技术研发层面,计划成立综合物流枢纽研究院,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智能仓储机器人、数字孪生供应链等关键技术攻关。目前,首期投入的50台AGV机器人已在测试环境中实现与无人叉车、自动包装线的无缝对接,预计年底前可投入实际运营。

  产城融合:物流枢纽带动区域经济升级

  此次合作带来的产业集聚效应已初步显现。青白江区商务局负责人透露,自项目签约以来,已有12家供应链科技企业、6家跨境电商平台表达入驻意向,预计将带动形成年产值超50亿元的智慧物流产业集群。更值得关注的是,物流枢纽建设与西南地区最大奥特莱斯综合体形成联动,通过保税展示交易、跨境直购等新业态,推动“物流枢纽”向“商流枢纽”转型。

  “这不仅是物流基础设施的升级,更是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创新实践。”西南财经大学物流专家指出,青白江模式通过整合铁路干线、低空网络、智慧仓储等要素,为内陆城市发展枢纽经济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随着项目逐步落地,成都国际陆港的辐射范围有望从欧亚大陆桥延伸至RCEP成员国,助力西部地区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据规划,到2025年,青白江智慧物流枢纽将实现年货物吞吐量突破800万吨,跨境电商交易额超200亿元,带动区域就业超5000人。这场政企协同的物流革命,正在重塑中国西部内陆开放的新格局。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47348.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淘宝店铺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媒体信息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4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