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办的2025年企业ESG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结果揭晓,阿里资产申报的《“无废城市云平台”打造全生命周期固废处置服务》项目,从全国数百个案例中脱颖而出,入选“资源节约与循环经济”议题优秀案例。该案例同步收录于《2025年企业ESG案例汇编》,成为国家“双碳”战略下数字技术赋能绿色转型的标杆实践。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权威认可:九部门联动筛选,60个案例彰显ESG高质量发展
本次案例征集活动源于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联合推进的“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专项行动,历经企业自主申报、多轮专家评审及社会公示,最终评选出60个优秀案例与40个潜力案例。评审专家指出,阿里资产的入选体现了其在固废处置领域“技术突破+模式创新”的双重价值,尤其是通过数字化手段重构传统产业链,为资源循环经济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平台创新:全品类固废“触网”,构建万亿级绿色交易生态
在生态环境部及多地环保部门指导下,阿里资产于2024年正式上线“无废城市云平台”。该平台依托集团20余年数字化积累,整合年交易额超万亿、覆盖全国31个省市的服务网络,将工业废料、市政设施、医疗设备、3C数码等全品类固废纳入统一交易体系。通过“线上数字化交易+线下全链服务”模式,平台为政府、央国企及民营企业提供从资产盘点、价值评估到碳足迹核算的一站式服务,目前已吸引超3万家机构入驻,年处理废旧物资超150万件。
三大核心技术破解行业痛点:
数字化身份系统:通过RFID标签与区块链技术,为每吨固废建立“数字身份证”,实现从产生到再利用的全流程溯源,违规风险下降90%;
智能交易引擎:结合淘宝流量入口与AI估价模型,将平均处置周期从45天压缩至7天内,溢价率提升15%-60%;
碳管理工具包:自动生成符合环保、税务要求的合规台账,并基于大数据建模核算单位产品碳足迹,助力企业精准减排。
成效跃升:千亿交易额撬动千万吨级减排
平台运行一年来,已实现显著环境与经济效益:
交易规模:累计促成10000余家机构发布超150万件废旧物资,2024年交易额突破1083.4亿元,200多万人次投资者参与竞价,溢价金额超2.2亿元;
减排贡献:每回收利用1吨废旧物资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2吨,按平台当前处置量计算,年减排量超1000万吨,相当于种植5.5亿棵树;
标准输出:联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机构编制国内首个《逆向供应链产业服务通则》,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基准。
值得关注的是,平台通过“逆向供应链指数”实时监测回收半径、物流碳排等关键指标,为地方政府“无废城市”建设提供可视化决策支持。某试点城市应用后,固废跨区域非法倾倒事件下降76%,再生资源利用率提升至42%。
未来布局:拓展绿色增长极,输出中国减碳方案
阿里资产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平台将深化三大方向:
技术迭代:升级碳足迹核算模型,纳入生物多样性保护等ESG新维度;
生态共建:联合利废企业打造“零碳产业园”,推动固废向高附加值材料转化;
全球协作:基于“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向东南亚、中东等地区输出数字化固废处置体系。
目前,平台已开通央国企专属服务通道,企业可通过官方客服或搜索“无废城市云平台”快速接入。作为阿里巴巴集团旗下资产服务板块,阿里资产将持续以数字化能力驱动特殊资产透明处置,助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跑出“中国速度”。
案例启示:阿里资产的实践表明,数字技术不仅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工具,更是重构绿色产业生态的基石。通过打通数据孤岛、激活市场参与,企业得以在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间找到平衡点,为ESG中国化路径提供鲜活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