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在2025人民数据大会“数据场景与价值释放新路径”平行论坛上,一场关乎未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磅行动正式启动。人民数据联合前海管理局,携手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及前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共同宣布“万兆光网赋能前海”行动落地。这一举措标志着前海合作区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也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万兆光网:下一代网络的核心引擎
作为新一代光网络的演进方向,万兆光网已被纳入国家工信部网络升级战略布局,并成为深圳市“极速宽带先锋城市2025年行动计划”的重点工程。其技术指标全面升级:用户下行接入速率突破5000Mbps,上行速率超1000Mbps,网络时延压缩至微秒级,较现有千兆网络实现数量级跃升。这一特性使其成为支撑未来产业变革的关键基础设施——无论是大规模数据实时传输、工业互联网的毫秒级控制,还是云游戏的沉浸式体验,均依赖万兆光网的高带宽与低时延保障。
业内专家指出,万兆光网的部署不仅关乎网络速度,更将重构数字经济的底层逻辑。其超高的网络容量可支持每平方公里百万级设备接入,为智慧城市、自动驾驶等场景提供“数字底座”;而智能化的网络调度能力,则能动态匹配不同行业的差异化需求,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首批覆盖前海核心区 辐射大湾区创新高地
根据规划,“万兆光网赋能前海”行动首批覆盖范围聚焦前海核心功能区,涵盖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前海企业公馆、前海深港创新中心等八大标志性园区与办公场所,覆盖企业超5000家,辐射人才近10万人。这些区域既是深港合作的前沿阵地,也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集聚区。例如,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已孵化超800个跨境创业项目,对网络稳定性与跨境数据流通效率要求极高;而前海企业公馆内聚集的金融科技企业,其高频交易、大数据分析等业务场景,更依赖微秒级时延的网络支撑。
未来,万兆光网将逐步拓展至前海全域,并延伸至交通枢纽、港口物流、智慧社区等场景,形成“点-线-面”立体化覆盖。前海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旨在通过“数字基建先行”,为前海打造全球数字贸易枢纽港、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提供硬支撑。
运营商协同发力 构建数字生态共同体
行动启动现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及前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明确表态,将建立跨企业协同机制,从网络建设、技术标准、应用创新三方面共同推进。具体而言,运营商将投入专项资金升级光纤网络与数据中心,前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则负责优化区域网络互联架构,降低跨运营商、跨地域数据流通成本。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合作突破了传统基建模式,强调“需求牵引、场景驱动”。例如,针对自动驾驶测试路段,运营商将部署车路协同专用网络,实现车辆与路侧设备的毫秒级通信;在金融领域,通过低时延网络支持高频量化交易,助力前海建设国际财富管理中心。此外,各方还计划联合孵化10个以上万兆光网创新应用案例,覆盖智能制造、远程医疗、元宇宙等前沿领域。
赋能实体经济 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当前,前海合作区正加速构建“6+6”产业集群,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网络性能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万兆光网的落地,将直接降低企业数字化改造成本——据测算,网络时延每降低1毫秒,工业机器人生产效率可提升0.1%,金融交易成功率可提高0.3%。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其将推动数据要素跨行业、跨区域高效流动,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万兆光网是前海打造‘数字特区’的基石工程。”深圳市通信管理局负责人表示,随着行动深入推进,前海有望成为全国首个万兆光网全域覆盖的国家级新区,为大湾区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的数字化转型样本。而人民数据作为国家级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者,将通过数据资源整合与场景开放,进一步放大万兆光网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
站在数字经济的风口,前海正以万兆光网为支点,撬动一场覆盖产业、城市、生活的全方位变革。这场变革不仅关乎技术迭代,更将重新定义大湾区在全球数字竞争中的坐标——一个更高效、更智能、更开放的数字生态圈,正在深圳西部海岸线加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