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我国已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19007项,在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方面稳居全球第一梯队

2025-08-12 08:10:28 来源: 综合人民网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重要数据,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19007项,在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方面稳居全球第一梯队。今年1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重要数据,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19007项,在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方面稳居全球第一梯队。今年1—7月,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549项,同比增长56%,呈现出标准物质研制生产供需两旺的良好态势,为各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应用领域:传统新兴双轮驱动

  传统领域始终是标准物质应用的坚实“基本盘”。以环境监测为例,1—7月批准发布的相关标准物质达205项,占总数的37.3%,同比增长64%。环境监测标准物质的丰富,为精准评估环境质量、制定环保政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助力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在新兴领域,标准物质虽处于“量质爬升”阶段,却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有效解决了产业发展的关键计量技术难题。在高端生物医药领域,“突变MSTN基因产量性状改良肉牛(外显子3 - dell)质粒DNA标准物质”成为肉牛“基因编辑育种”的基准尺,实现了肉牛基因可控、品种可溯、性状可评、产业可管,推动我国生物育种技术迈向新高度。在新型半导体制造领域,“高纯氮气体标准物质”用于先进制程的集成电路开发,为半导体产业链的安全可控提供了坚实保障,助力我国在全球半导体竞争中抢占先机。

  研制主体:企业科研互补共进

  在标准物质研制生产方面,企业与科研事业单位形成了互补格局。1—7月,企业研制生产标准物质401项,占比73%,同比增长68.5%,且均为国家二级标准物质。企业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灵活的生产机制,在标准物质保量供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研事业单位则聚焦科技研发高端测量需求,虽然申报数量较少,但成果含金量高。1—7月研制生产标准物质148项,占比27%,同比增长29.8%,其中国家一级标准物质31项、二级标准物质117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研制生产主体均为科研事业单位,技术指标达到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有力支撑。

  区域发展:华北集群效应初显

  从区域分布来看,华北地区标准物质研制生产初步显现集群效应。1—7月批准发布该地区标准物质244项,占比44.4%,同比增长165.2%。北京依托丰富的科研资源优势,在标准物质研制生产数量上位居前列,尤其在食品安全监测、钢铁制造检测分析等领域形成区域特色。在华北地区,科研事业单位和企业生产研制标准物质数量相当,双方立足各自科研成果和产业优势,聚焦细分需求,不断提升标准物质生产研制数量和质量,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加强国家标准物质能力建设,大力推动民生急盼、产业急需的标准物质研制生产。可以预见,随着各项举措的深入推进,我国标准物质将在更多领域发挥关键作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计量支撑,推动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行稳致远。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47203.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淘宝店铺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媒体信息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4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