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我国首套重载铁路智能调车系统正式投入运营,黄骅港站打造智慧车站新标杆

2025-03-24 08:13:44 来源: 综合人民网
  3月22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重载铁路智能调车系统在朔黄铁路黄骅港站正式投入运营。这一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我国重载铁路的智能管控水

  3月22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重载铁路智能调车系统在朔黄铁路黄骅港站正式投入运营。这一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我国重载铁路的智能管控水平,更为黄骅港站打造成为国内首个重载铁路智慧车站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卢春房介绍,该智能调车系统将智能图像识别、智能传感、物联网、5G通信、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黄骅港运输作业特性深度融合,构建了一套涵盖智能调度控制、调车自动驾驶、5G智能云防、智能决策支持等功能的完整技术体系。这一体系的成功应用,实现了黄骅港站运输生产作业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跨越式发展,标志着我国重载铁路调车智能化技术已经跻身世界前列。

  朔黄铁路黄骅港站作为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连接着黄骅港港口,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运输下海口车站。年煤炭运量高达2.17亿吨,可满足约1亿户家庭的年生活用电需求。在这里,每天平均有160列车、超过1万辆煤炭车辆进行卸车重组,运输任务繁重而复杂。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公司研发了这套重载铁路智能调车系统。项目负责人表示,该系统应用了基于“云脑”的路港一体化智能调度平台,实现了从列车调运到装船作业的全链条自动化衔接。每天可减少人工操作18000多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系统还采用了基于5G+北斗的调车自动驾驶“云控”技术。这一技术让机车能够感知200米内的路况,自主完成加减速控制、停车对位等关键操作,确保了调车作业的精准和安全。此外,基于5G+AI的路港协同作业的“云防”安全技术,将传统的室外作业模式转变为“室内立体监控”作业,大大降低了安全风险。

  该智能调车系统具备作业计划自动编制、进路自动排列、信息自动流转、调车机车自动驾驶、室外无人领车、安全自动预警等多项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解决了传统调车作业中“计划反复调整、人工频繁联控、安全依赖经验”的难点问题。

  运营数据显示,系统投运后,黄骅港站调车计划自动编制率达85%,进路智能排列率超95%,车调联控自动化水平达99%。与之前相比,车站年运能提升了约1056万吨。这一显著提升的运输能力,将为我国能源运输提供更加有力保障,同时也为全球重载铁路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45998.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淘宝店铺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媒体信息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4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